西藏曲水:三有村的小康画卷
2016年,在拉萨河畔达嘎乡,一座新村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建成,并被命名为“三有村”,寓意“有住房”“有产业”“有健康”。这是西藏建成的首个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占地面积999亩,隶属曲水县达嘎镇,2021年2月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三有村全貌(2016年10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走进三有村,184套民居按照建筑面积分为3种不同户型,一眼望去,两层的藏式楼房两户相连,每户门前都带有独立小庭院,院外苗圃里种着玫瑰、枸杞、雪菊等经济植物,这些作物不仅能美化村居环境,成熟后还能为村民带来收入。
据三有村村委会主任桑珠介绍,自搬迁以来,全村群众以外出务工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村委会在开展就业帮扶工作时,侧重于提供就业介绍服务,旨在为群众提供长期稳定的工作岗位,村里平时工作对象以老年人和青少年为主,村委会的工作也向全力打造新型农村社区转变。
2月24日,三有村群众在缝纫车间工作。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村子东侧设有养老驿站等公益设施,据桑珠介绍,驿站里目前有25位平均年龄在70岁的老人,由专门聘请的2名工作人员提供日常服务。驿站外不远处还设有锻炼区,可满足老人的基本活动需求。“村卫生室的医生每天会给我们测量血压,询问身体状况并记录在册,平时大家一起唠唠家常,况且有专人照顾,孩子们就可以放心出门务工,感觉现在的生活非常幸福。”白玛老人开心地说。
2月24日,白玛老人在养老驿站测血压。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此外,三有村还设有后勤保障、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由双联户组、党员组和妇联组组成,由370人轮流在村里开展环境治理、照顾老弱病残群体等社会服务工作。“我们把每周三定为三有村志愿者活动日,倡导大家形成互相关爱、邻里和睦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桑珠说。据悉,2020年1月至今,三有村已开展志愿活动44次,累计900余人次参与。后勤保障队由环卫工和水电工组成,三有村党支部按社区管理模式收取每户每月5元卫生费和水费,将资金用于后勤保障队的建设,从当地居民中聘请了4名环卫工和1名水电工。
2016年,曲水县借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对三有村搬迁点规划了居住区、生活区、商业区、产业区,配套了奶牛、藏鸡养殖和药材种植等产业,让搬出来的群众有事干、能致富,有了稳定的收入。
2016年以来,三有村通过积极争取扶贫项目、主动招商引资,实现了以藏鸡养殖场为主导产业,通过增设养牛场和玻璃温室、成立缝纫扶贫车间、土地流转和门店出租等方式,实现村集体收入逐年提高,2021年三有村集体收入达67万元。
如今,三有村的群众在各级党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下用自己的双手绘制了一幅属于三有村的小康画卷。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聂拉木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记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近年来,聂拉木县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蓝图。[详细] -
昌都市大力助推乡村振兴: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如今边坝县的蔬菜产业园区,每年为本地供应蔬菜约380吨以上,实现年产值约320万元以上,平均单座温室实现收入1.2万元以上。 [详细] -
“幸福新西藏、发展新画卷”云访问活动举行
12月16日下午,“幸福新西藏、发展新画卷”云访问活动在拉萨、北京、莫斯科等地同时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