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书香措麦”:让书香飘逸田间地头
整洁的农家书屋内,安静沉稳练习藏文书法的老人,轻声阅读童话故事书的小孩童,墨香味与酥油茶交织弥漫在空气中,村民们时而是轻声细语地讨论,时而相互切磋书法,这是措麦村周末与节假日里最常见的一番景象。
自2009年起,在村委会的倡导下,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马镇措麦村在村委会二楼设立了农家书屋,读书也成为了村民获取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我从2014年开始就在这里当图书管理员,我们这里的村民把文化知识看得很重。最近这两年,村里还组织了藏文书法班,专门教大家练习书法。” 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白曲告诉记者。
走进措麦村农家书屋,不太大的空间里却摆放着8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每一层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措麦村党总支书记索朗益西告诉记者:“我们村农家书屋图书种类十分丰富,涵盖了农业、科技、种植、养殖、法律、经济、历史和少儿等多个方面,村民们想看的书籍基本在这里都能找到。”
村民格桑秋珠是图书阅览室的第一批受益者。“我从小就没学过什么文化知识,小时候一直在牧区放牧。先前我女儿教会了我30个藏文字母,现在我也会看一些基本的书籍。在党和国家的关心爱护下,如今的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条件越来越好,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珍惜这一机会。”
记者了解到,2019年5月,措麦村还在农家书屋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动了“流动书屋”。“流动书屋”就是将20多本不同类型的书籍放在一个透明的收纳箱内,然后送到需要看书的老百姓家里,使得书籍进入到每家每户,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够阅读到书籍。
“我们通过书架进入百姓家,让百姓了解党的政策,让更多的人爱上阅读,用书香充实心灵,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让‘书香’浸润并幻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索朗益西告诉记者。
热爱阅读的村民拉巴次仁告诉记者:“‘流动书屋’每两个月流动一次,在每家停留的时间足够长,这让我觉得十分方便。我自己会在闲的时候看一些养殖方面的书籍,这样对于我平时的实践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孩子写完作业后,也经常看一些故事类的书籍。等到把感兴趣的书籍看完后,我们还可以再换新的书籍,我非常喜欢‘流动书屋’这种形式。” 显然,“流动书屋”作为一种创新的形式,为创建学习型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农家书屋设立在村委会,平时老百姓想读书来村里依然有所不便,特别是距离较远的几个组,在这样的情况下‘流动书屋’进组、进家庭就能够实现书籍共享。虽然‘流动书屋’的规模不大,就只有几个收纳箱,二十余本书籍,但阅读贵在便捷,让身处乡间的百姓,更容易接触到,并让图书资源活起来、动起来,让更多群众能够阅读。”
针对“流动书屋”的管理,措麦村“两委”班子成员与驻村工作队大胆尝试,将书发放到每名联户长、各组组长以及喜欢读书的家庭,让“流动书屋”进组、进家庭;在选择书籍时,也会注重儿童读物,通过吸引孩子读书,进而达到“小手拉大手”带动家长读书,增加“流动书屋”人气。此外,村委会还让群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从而激发群众阅读的积极性。
如今,在措麦这个充满书香的小村落里,人人阅读、人人学习的场景早已成为这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书香措麦”更是名副其实。截至目前,措麦村已制作并发放285个书架,将党的政策汇编、汉藏对照词典、名言名句等相关书籍,发放到了每一户家庭,在村内形成了爱读书、好读书的良好氛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特色教育助力孩子放飞梦想
如何充分利用孩子们的课余时间,让他们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把他们的兴趣爱好变成一技之长,一直是堆龙德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工作重点。[详细] -
西藏:“天边之乡”庆丰收
农历秋分,西藏农牧民迎来了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新华网 达次 摄 9时许,来自墨竹工卡县及周边地区的群众,身着节日盛装陆续来到活动现场,三三两两簇拥着,脸上露出节日的喜悦。[详细] -
从西湖到西藏 书法家用笔墨献礼高原
从西湖到西藏,韩昀芝用书法艺术架起了一座联通山海的桥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