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非遗+”七十二变 传统文化加速“出圈”
从原汁原味地呈现展示到变化多样的混搭创新,西藏自治区近年来通过“非遗+”让璀璨的非遗文化呈现“七十二变”,既加速了优秀传统文化破壁出圈,更成为推动西藏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非遗+旅游”:拓展文化内涵“景”上更添花
每到演出季,位于拉萨河南岸的文成公主剧场总是人气兴旺,观看史诗剧《文成公主》已成为许多赴藏游客必“打卡”项目。这部展现汉藏和亲的剧目亦是“非遗+演艺”的成功案例。
藏戏、宣舞、锅庄、打阿嘎……数十种藏地非遗在剧中得以活化、再现。该剧副总导演白芨称:“该剧在创作中深入挖掘藏文化内涵,还原西藏民俗风情和生活场景,让观众观一剧就可了解藏文化经典,不负西藏之行。”
以藏香、藏纸及雕刻技艺扬名的西藏尼木县则探索出了“非遗+体验”的新路径,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非遗技艺。藏香发源地吞巴乡专为游客设立藏香体验空间,游客们在手艺人的指导下“摘豆蔻,捣沉香,松柏作泥花作尘”制作藏香,了解藏香的“前世今生”。
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游客的文化体验增强,非遗技艺也借此走出深闺,被更多人“看见”。12月初,西藏官方公布首批非遗旅游景区(点),相信此举将让两者碰撞出更多精彩。
“非遗+文创”:创意让传统技艺觅得新知音
加入花瓣的藏纸、手工编织的藏毯、有唐卡元素的饰物……当藏地非遗技艺与“创意”结合,传统文化披上了时尚的外衣,也觅得了新知音。
西藏璀璨的非遗资源为文创产品开发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据布达拉宫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布宫目前已研发文创产品400余种,其中唐卡、瓷器、贵金属制品、藏香、藏纸等都带有厚重的非遗文化底蕴。随着藏地文创产品热销海内外,非遗技艺走进了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
“90后”设计师刘婧即是因文创而与藏地非遗技艺结缘。作为一名藏族雕版技艺爱好者,她正琢磨着把古老的雕版技艺和文创产品结合起来。她说:“非遗当然也可以新潮时尚,得到年轻人的青睐。”
随着人们生活品位提升,有文化内涵兼具精巧创意的文创产品将持续受到追捧。近年来,西藏举办的布达拉宫文创设计大赛等系列赛事也将进一步激发创意灵感,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活力。
“非遗+产业”:解锁乡村振兴新路径
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唐卡是藏文化传承的重要链条和文化图谱。多年来,西藏在保护发扬唐卡艺术的同时,唐卡产业也做大做强,让其从文化“遗产”变为增收“财产”。
数据显示,西藏从事唐卡绘制的人员目前已超过3000人,周边产业人员超万人,从业者遍布拉萨、日喀则、昌都、山南等地,全区唐卡年产值已突破2亿元(人民币,下同)。
在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双腿残疾的达瓦扎西则靠“泽贴儿”过上了好日子。“泽贴儿”是一种手工纺织技艺,也是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泽贴儿”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成立,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多年来合作社直接解决就业200多人,人均年收入目前已超4万。
不止如此,多项西藏非遗技艺均在积极探索产业化发展之路。厚重的非遗文化正绘就藏地致富新图景,解锁乡村振兴新路径。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流传千百年的美丽华服 珞巴服饰的非遗传承与发展
记者来到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才召村采访时,提前约好的才召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珞巴服饰非遗传承人达娃正在村口等我们。[详细] -
西藏非遗文化生态的传承缩影:面具手艺人的坚守
在拉萨城数十公里之外的郊区,千年的布制羌姆(跳神)面具制作技艺在手艺人西洛手中传承,经过繁杂的工序,面具逐渐显现成型,上完颜色便基本完成制作。 [详细] -
西藏大力发展传统手工艺产业 加强非遗保护
近年来,西藏大力支持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加强非遗保护,鼓励特色文化产品创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