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城市绿色生态廊道初步形成
修复及局部改造后的布达拉宫喷泉广场。
为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拉萨市自然资源局等多部门积极争取,2018年10月,拉萨市成功申报成为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城市。申报成功后,拉萨市自然资源局将拉萨河流域作为试点项目重点实施了上游水源涵养、中下游环境综合整治、周边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七大类17项重点工程,总投资53.9137亿元,取得了显著成效。
探索拉萨河流域生态保护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起,拉萨市自然资源局、财政局等多部门连续组织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申报工作,支持地方生态保护修复,经积极争取,2018年10月,拉萨市申报成为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城市。
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拉萨市自然资源局首先在拉萨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重点实施了拉萨河流域上游水源涵养、中下游环境综合整治、周边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七大类17项重点工程,总投资53.9137亿元,其中,中央预算9.9956亿元,中央财政拨款20亿元,地方自筹8.668亿元,企业投资14.0837 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完成投资36.460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出13.0656 亿元。
通过试点项目实施,拉萨河流域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系统得到了有效恢复和保护,区域内生态、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今年6月,财政部直属四川监管局对拉萨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开展了绩效考核,初步结论显示,拉萨河流域试点项目工程绩效评分85.06分,等级为“良”。
在拉萨河边散步的李女士感叹:“近几年,拉萨市及周边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各类公园建设、城市绿化升级等项目都建起来了,现在和以前的环境相比,变化真的很大,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不仅对身体好,心情也好,感觉很幸福。”
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
此外,拉萨河流域试点项目工作的实施表现在拉萨市“生态优先”城市开发思路落到实处,高原独有的绿色、生态、环保等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新增水源涵养面积8967亩,拉鲁湿地面积达12.2平方公里,湿地独特的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很好保护;流域新增植被覆盖8962.15亩,山体生态修复面积6985.7亩,城市绿色生态廊道初步形成,拉萨市城区绿化面积由2015年的1664.7万平方米提高到目前的2527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由2011年的26.27%提高到目前的37.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1年的5.29平方米提高到目前的9.7平方米;治理沙化山体7700亩,减轻了山体沙化危害,完善了区域生态系统;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72090.39 亩,改善了农田生态系统,提高了流域内耕地地力和土壤质量;开展了华泰龙矿业、巨龙矿业、天仁矿业的土地复垦、修复及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完成4032.997 亩矿山生态修复,矿山生态系统逐步修复,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拉萨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力做好拉萨市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试点工作,将拉萨河流域打造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和水源涵养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筑牢雪域高原生态屏障
草木青葱,河水蜿蜒,雪域高原迎来了一年中最好的季节。[详细] -
守护“中华水塔”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行走在西藏拉萨河畔,绿草如茵、风光秀丽,放眼望去,河水波光粼粼、碧波荡漾。[详细] -
尼洋河珍稀鱼类物种保护彰显鱼“水”深情
为保护鱼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解决电站上下游种群间遗传交流受阻等情况,多布水电站在枢纽工程左岸专门修建了鱼道,每年3月至6月开放,使鱼类能够正常洄游产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