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郑”与僜人的产业兴村故事:猕猴桃园里结出“致富果”
郑天成是四川雅安人,现任察隅县兴农猕猴桃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们夫妇于2001年进藏,已经在察隅县生活了20余年,熟悉他的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郑”。20多年来,他与当地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搭起了民族团结的“连心桥”,为民族团结、产业固边、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作出了表率。
2011年,郑天成和妻子高永徐怀着到西藏各地看一看的想法,来到察隅县下察隅镇夏尼村。在看到当地民风淳朴,气候和土壤条件也很好,尤其是察隅县委、县政府为提高群众收入,决心打造一批优质的产业项目后,郑天成敏锐地察觉到机会来了。“那时候我就在想,我一定要在这片高原上种出猕猴桃,带着僜人兄弟姐妹们一起勤劳致富。”郑天成暗自下定决心。
说干就干,在家人的支持下,郑天成开始在夏尼村试种猕猴桃。众所周知,在西藏高原上成功种植猕猴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当地群众几乎听都没听说过,心里根本没底。为打消群众的疑虑,郑天成拿出自己多年以来的全部积蓄50余万元,以每亩每年1200元的价格,陆续承包了村民100多亩农田,用来种植果树。
自那以后,“老郑”带领僜人兄弟吃住在果园,悉心呵护着每一棵幼苗。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最终,果园收获的两万多斤猕猴桃,均以25元/斤的市场价,在一个月内销售一空,这让郑天成和僜人兄弟姐妹们受到极大的鼓舞。
“接下来,我们要在成功试种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扩大果园规模,让大家和我一起分享种植猕猴桃带来的实惠。”郑天成告诉记者。说干就干,郑天成逐步有序地扩大猕猴桃种植面积,在下察隅镇京都、夏尼、松古等3个村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雇用了300名群众在果园务工。
村里有了致富产业,村民可以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平时在果园里负责蔬果采摘、除草等工作,一天工作6小时左右,每天的劳务工资近200元。据了解,仅2018年一年时间,群众就拿到了126万元的土地流转费,工资收入达到150万元,村委会也得到了12万元的分红。僜人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现在,察隅县群众家家户户都掌握了果树种植技术,种上了猕猴桃。“老郑”的猕猴桃也获得了原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如今,最初的合作社发展成了西藏察隅县兴农猕猴桃有限公司,基地也由50亩发展到了1050亩,当地群众真正意义上从靠天吃饭变成了靠产业致富。“这几年,党和政府对我们合作社给予了积极扶持和充分肯定,更增强了我们做好猕猴桃种植产业的信心和决心。”郑天成自豪地说。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郑天成和僜人兄弟姐妹的猕猴桃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各族群众的共同团结奋斗,他们走的是一条产业发展之路,更是一条民族团结之路。郑天成说:“接下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团结奋斗,用实际行动践行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为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一直以来,郑天成和僜人兄弟姐妹们情同手足,齐心协力,靠勤劳的双手创业创收,用发展产业的方式守护着神圣国土,建设着美丽家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茶歌嘹亮——西藏自治区发展茶产业调查
历史上,西藏并不产茶。茶叶在川、滇等地被制作成茶砖、茶饼,经茶马古道入藏。西藏和平解放后,才正式开启种植茶叶的历史。如今,独具特色的“雪域高原茶”开始走向全国……[详细] -
“油菜+桃花”立体景观农业模式,你心动了没
近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农科院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拉萨综合试验站,在墨竹、贡嘎、扎囊、白朗、拉孜5个示范县建立油菜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详细] -
【寻访最美戍边人】为了岗巴羊的“出圈”
岗巴羊因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历史上曾是指定贡品。可是以前,由于养殖随意、不成规模,岗巴羊的销售一直是在“家门口”打转转,资源优势没能转化成价格优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