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45%
一只红隼在藏北高原上飞翔。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摄
栖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摄
“十三五”期间,西藏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目前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45%。
“十三五”期间,西藏不断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建设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22个。西藏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排污许可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同时,西藏落实各类生态补偿资金296.3亿元,让更多群众吃上了“生态饭”。
目前,西藏草原综合植被盖度47%,陆生野生动物种类达1072种,黑颈鹤、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数量增加,有5个市(地)、3个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今年1月24日,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全票通过《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这是西藏首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法规,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21年,西藏将全面推行林长制,开展海拔4300米以下四旁植树,预计完成造林110万亩;深化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持续推进“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加强重点流域水生态保护,推进雅江中游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美丽西藏】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贡献力量
1月24日上午,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全票通过《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详细] -
西藏自治区立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的核心区,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维护南亚及周边国家生态平衡、气候系统稳定具有重要屏障作用。”[详细] -
突出地方特色 西藏推进立法保护生态文明建设
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洛桑江村21日作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时提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紧跟时代步伐,突出地方特色,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