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职业折射西藏今昔巨变
“车轮一转,给个县长都不换。”谈到年轻时当司机的经历,88岁的藏族老人吴多吉抿了一口酥油茶,眼里满是笑意。
12月31日,吴多吉老人和他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新华网 张宸 摄
数十年前,司机在西藏是一份人人羡慕的职业。当时,只有各单位配备了一些车辆,司机逢年过节有补助不说,到各地出差时,还可以帮忙买些当地的便宜物品、帮人捎带东西回来。当时,西藏群众常吃的蔬菜只有土豆、萝卜、白菜等“老三样”,司机们出差回家时带的新鲜蔬菜、水果,常能让一家子人大饱口福。
吴多吉原本在部队当兵,练就了一手精湛的驾驶技术。复原回藏后,他在一个单位当上了司机,到格尔木等地拉货、跑运输。“我刚工作时,司机是全单位的宝贝。尤其是藏族驾驶员,全西藏也没有几个人。”吴多吉说,“靠着在部队掌握的技术,我每年能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运输任务,很多人见了我都当面竖起大拇指。”
风光背后是行车途中的艰辛。“以前西藏的路特别差,车的减震、密封性都不好,我开车吃了很多苦。”吴多吉说,“有段时间我在汽车队专门跑拉萨至格尔木的线路,在海拔超过5000米的唐古拉山头上来回跑了上百次,路上经常遇到刮风、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水箱被冻裂漏水是家常便饭。”
一次行车途中,吴多吉跟同事在夜间给水箱加水,同事打着铁皮手电筒照明,他还没把水加完,同事的手冻得手电筒都拿不住,“啪”一下掉在了地上。“受点苦是小事,最怕的路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吴多吉说,“西藏山高谷深,行车途中经常遇到塌方、落石等灾害,说把脑袋挂在腰带上跑运输一点都不夸张。”
因为路况差车况差,车辆经常在路上出现小毛病。但当时条件有限,沿途也没有修车点,吴多吉学会了补水箱、换胎等一系列常见的修车技术。“毫不夸张地说,车里任何东西我都能修。”吴多吉得意地说,“到修车店当个顾问肯定没问题。”
后来,吴多吉工作变动至那曲地区嘉黎县。当地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冬天路上都是冰雪,夏天路上全是泥巴,吴多吉硬是凭借精湛的开车技术跑了10多万公里没有大修,在整个那曲市都出了名。“记者来采访我,让我站在车前给我拍了张照片,县里还把这张照片洗出来挂在了县礼堂里。”吴多吉自豪地说,“别看我只是个司机,当时我在嘉黎县也算是个人物了。”
12月31日,吴多吉老人将过去的事情娓娓道来。新华网 张宸 摄
与吴多吉一样过去很是风光的老司机们不同,现在司机在西藏已经成为比较普通的一份职业。
如今的西藏,在中央特殊关心和兄弟省份对口支援下,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建成公路里程超过10万公里,连接国内外的航线达到102条,川藏公路建设也正稳步推进,基本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崎岖难行的道路变得平整宽阔,让人谈之色变的天险变得通畅无阻,各族群众的收入越来越高,昔日只有一些单位才有的车辆如今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最偏远地区的群众也能开着私家车行驶在宽阔整洁的乡间公路上。吴多吉老人昔日引以为傲的开车技术,如今已经成为几乎人人都会的一项基本生活技能。
“看着现在的幸福生活,真觉得生得太早了。”吴多吉老人笑着说道。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藏族动车司机洛松次仁的春运
在标准的呼唤应答声中,洛松次仁操纵D8903次旅客列车在10点20分驶向目的地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详细] -
藏族火车司机“雪域天路” 演绎“飞驰人生”
40岁的洛松次仁是一名拥有13年驾龄的青藏铁路公司的火车司机。他出生在西藏昌都左贡县的牧区,这里曾是茶马古道滇藏线的重要中转枢纽。[详细] -
一名藏族“90后”公交车司机的新年
春节、藏历新年,就在许多人过节和团圆的时候,坚参和纳金分公司其他170多名工友们仍在坚守岗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