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70年的“红色”守望——记西藏昌都市左贡县列达村
这是5月7日拍摄的西藏昌都市左贡县列达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鳞次栉比的藏式新民居,家家户户换上了崭新的国旗,通往村庄的小道彩旗飘扬。秋收后的列达村,在对共和国生日的深深祝福中,隆重迎接昌都解放70周年。
这是5月7日拍摄的西藏昌都市左贡县列达村的温室大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1950年10月19日,西藏昌都解放,五星红旗第一次在“世界屋脊”冉冉升起。
这一年,列达村藏族群众第一次见到徒步进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后又通过筑路大军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开启“红色”村庄与国旗不可割舍的情怀。
在西藏昌都市左贡县列达村,村民在温室大棚里忙碌(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一面在1962年由9位村民自发手工缝制的国旗,被村里呵护珍藏半个多世纪。70年来,在五星红旗的激励下,一代代列达村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踏上新时代新生活的康庄大道。
旗帜,指引一个村庄的方向
位于川滇藏交通要道上的列达村,隶属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旺达镇,如今有119户、550人。
村里80岁的仁增拉拥老人身板硬朗,精神矍铄。
在西藏昌都市左贡县列达村的小卖部里有村民自制的手工艺品,也有各种日常用品(9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回想起第一次见到解放军时的场景,老人记忆犹新:“当时我只有10岁。解放军战士穿着夏天的衣服,背着行军包,从山上下来,在村里休息、烧水、做饭。”
“见到解放军个个都很和善友好,村民们都激动得很!”那时的仁增拉拥,与当地众多出身贫寒的孩子一样,常年为农奴主干活,每天的口粮只有一小勺炒青稞,吃不饱穿不暖。
在西藏昌都市左贡县列达村,80岁的仁增拉拥老人向来访者挥手告别(5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仁增拉拥回忆说:“解放军不吃老百姓一口糌粑,还送给我们衣服、鞋子和罐头,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拥护。”后来,修建川藏公路的解放军抵达列达村,长期被农奴主压迫的群众开始了解中国共产党,很多人自愿跟随解放军投入到公路的建设中。
1959年,雪域高原掀起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推翻封建农奴制。列达村的穷苦群众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屋、牛羊、土地和生产工具,开始了新生活。
西藏昌都市左贡县列达村村民加央仁青在打扫自家的家庭旅馆(9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的条件还非常艰苦,老一辈共产党员对党忠诚,鼓足干劲,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发展生产,努力让群众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在群众心中树立起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列达村多次被评为先进村、“红旗村”。
谈起带领群众过上新生活的党员干部,仁增拉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些干部特别好,是为群众着想的好党员。”
道路,决定一个村庄的蝶变
改革开放,列达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实行包产到户。1972年出生的罗松旺堆记得,他们家分到了10亩地和13头牛,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全村人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粮食户户自给,家家没断过酥油、奶渣和肉。
“后来,我响应党的富民政策,卖了牛买回一台大拖拉机,到县里拉沙子和木头。一年外出干活5个多月,能挣1万多元。”罗松旺堆成为村里发家致富的典型。
西藏昌都市左贡县列达村村民向巴赤列(右)和罗布顿珠展示在1962年由9位村民自发手工缝制的国旗(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罗松旺堆在32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年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担心自己文化水平低、干不好,父亲洛松郎加鼓励他:“共产党员就是要为群众谋利益。既然入了党,就要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不要辜负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2006年,西藏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罗松旺堆抓住机遇,组织村民新修、改建住房,实行人畜分开,修建独立厕所,整治村容村貌,列达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在之后的6年内,家家户户陆续盖起了两层新楼。
罗松旺堆后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列达村走上发展的快车道,组建了119人的农牧民施工队,争取资金建温室大棚、整治河堤、改良土壤,新建幼儿园和游客接待中心,购买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对外出租,村集体经济风生水起,村民开始过上更好的日子。
在玉曲河边的空地上,占地40亩的30座温室大棚依次排开,每4户家庭负责1座大棚的种植和销售,每座大棚月创收2800元。“我得过肺结核,没法外出务工,但有了温室大棚等集体经济,我一年也能分红6000多元。”60岁的村民白玛扎西说。
近年来,随着川藏公路不断升级改造,由川滇自驾和骑行入藏的游客络绎不绝。列达村群众抓住机遇,纷纷开办“藏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较早开办家庭旅馆的村民扎西玉珍家,生意好的时候,8张床位满满当当,一家人为客人准备茶饭,忙得不可开交。列达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白玛旦增介绍,村里陆续开办“藏家乐”112家,拥有350个床位,累计接待游客6000多人次,创收30多万元。
罗松旺堆的继任者尼玛洛松、洛松顿珠、土登加永等一茬接着一茬干。2017年,列达村实现整体脱贫摘帽。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6744元,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
今年初,村里新建的游客接待中心投入运营,可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购物和洗车服务。32岁的村民次登拉姆已在此工作半年多,她用流利的普通话说:“能在家门口工作,每月工资有2800元,加上农牧等其他收入,家里生活越来越好了。”
传承,昭示一个村庄的未来
从左贡县城沿318国道西行15公里便是列达村。玉曲河畔,一栋栋藏式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在西藏昌都市左贡县列达村,列达村党支部书记土登加永(右)和曾任列达村党支部书记的罗松旺堆在展示2019年列达村“两委”里的11位党员用一天时间手工制作的一面国旗(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公路边有栋藏式二层小楼,是2017年由厦门援建的村史陈列馆。进入馆内,一面手工缝制的国旗格外醒目。
“这就是当年9位村民缝制的那面旗,代表的是我们全村人对党、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列达村党支部书记土登加永说。
仁增拉拥记得:“当时村里人集体劳动时,这面旗就插在田间地头;开会时,就挂在墙上。全村人把它当宝贝。”
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沧桑,这面旗不仅铭刻着全村人对党的赤胆忠心,还记载着他们的荣耀与自豪。
2008年,列达村筹建村史陈列馆,动员村民捐赠家中的老物件,土邓久美捧着一个黑色的旧竹筐来找罗松旺堆。
“这面国旗就装在这个盒子里,一直在我家里保存着,这次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村民土邓久美是参与缝制国旗的老党员赤列邓巴的外甥女婿,他当时住在已过世的老人家里。
4年后,列达村简易村史陈列馆开放,这面国旗被装在木质相框里展出,由专人照看。
和这面红旗一起展出的,还有500多件老物件,包括酥油桶、切菜板、马鞍、藏装等。“这些大部分是西藏和平解放前村民们使用过的生产生活器具。我们就是要告诉后人,从过去的一穷二白到今天的衣食无忧,全靠党的领导。”土登加永说。
201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列达村“两委”里的11位党员,用一天时间再次手工制作了一面国旗,并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
“老一辈亲手做红旗,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今天也这样做,就是要告诉后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罗松旺堆说。
如今,这面国旗也在陈列馆展出。两面手制红旗交相辉映,昭示着列达村的未来。
坐在阳光房里,望着窗外面貌一新的村落,仁增拉拥百感交集:“现在的生活,幸福像流水一样,永远流不完。”(参与采写:刘洪明、格桑朗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历史遗迹的述说——西藏昌都源远流长的民族团结故事
在藏东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硕督村,一座座粉刷一新的二层藏式民居中间,有个小广场,广场上的“团结树”一半绿意盎然,一半黄叶摇曳。 [详细] -
西藏解放第一村:老人讲述70年幸福嬗变
绛红色的木头房子,窗棂画满窗花,弯曲的村庄小道,房舍错落有致,屋前房后,大丽花、向日葵盛放,阳台上村民们悠闲地喝着茶,小孩笑着相互追赶嬉戏,牛羊在墙根打着盹,眼前的岗托村一片诗情画意。[详细] -
西藏昌都:卡若香猪养殖助力贫困户增收
近年来,西藏昌都市洛隆县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建立了卡若香猪养殖基地,采用先进技术,带动当地养殖业向现代化转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