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上海方案”高原再创奇迹 西藏日喀则首例“最凶白血病”患者重获新生

发布时间:2020-01-03 09:24:00来源: 文汇报

  昨天(1月2日)是新年首个工作日,对24岁的藏族姑娘琼达和她的家人来说却意义非凡。经过近一个月治疗,一次次“闯关”成功,她终于重获新生,迎来了新年。

  琼达的幸运,是因为一项神奇的治疗办法——享誉国际医学界的“上海方案”,也是因为上海—西藏两地专家的大爱无疆以及组团式援藏医疗所带来的医疗技术和理念。

  2019年12月5日,琼达因为乏力、气促,从昂仁县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就诊,医务人员检查发现她的血常规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都极低。琼达随即被带往血液科病房,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援藏医生、现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的李啸扬详细问诊后,发现她的病没那么简单。


经历近一个月的治疗,琼达终于迎来顺利出院的日子。

  远程会诊助诊断,首次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在医学上称为三系下降。”李啸扬介绍,此类疾病需要通过骨髓检查以明确诊断。但是由于检查技术和检验手段的局限性,该项检查曾经长期无法在日喀则地区进行。

  自2015年开始,依靠几批上海援藏专家的带教,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目前已常规开展骨髓检查。琼达入院后,李啸扬第一时间为其进行骨髓检查,由在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进修的病理科医生亚李读片。他很快就发现,有一些细胞“表现异常”。

  基于瑞金-日喀则血液临床中心的协作平台,这份疑似异常的骨髓细胞图像被传回上海,瑞金医院骨髓细胞室熊树民主任和朱正医生立即复核涂片,发现了大量的异常早幼粒细胞。

  结果迅速传回日喀则。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李啸扬考虑患者得了一种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恶性血液病。这是日喀则地区诊断的第一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知诊断结果的血液科医生既欣慰,又焦虑。欣慰的是,病因明确意味着治疗有了方向;焦虑的是,此病在西藏地区极其罕见,尚无可即用的药物。

  千里传递救命药,“上海方案”全力抢救患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长期以来被公认为白血病中最为凶险一种亚型。李啸扬介绍,该类疾病在拟诊的早期就需要维甲酸介入,可预防患者自发性出血,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早期死亡的风险。但由于西藏地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极为罕见,维甲酸并未长期储备,因此琼达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紧急时刻,上海启动了支援方案,瑞金医院血液科李军民主任远程查房后,决定用“上海方案”全力抢救患者。

  要知道,历经30多年,“上海方案”已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从一种高度致命的疾病,转变为一类能治愈的急性白血病。目前,该方案已被美国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采用,是全球认可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线方案。这一方案的奠基人就是中国著名血液病专家、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

  方案制定后,如何将“救命药”尽快送往西藏?瑞金医院党委副书记俞郁萍、副院长陈尔真连夜安排调配,为患者准备了第一个月的治疗药物。日喀则市委副秘书长齐宝华负责将药品从上海护送至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乐飞也第一时间组织相关药品使用流程的审批。

  终于,患者在诊断APL后的第三天就用上了救命药。


上海—西藏远程会诊给了患者重获新生的机会。(均瑞金医院供图,照片经患者同意刊发)

  传授宝贵经验,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但是,琼达的治疗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李啸扬介绍,APL治疗的最初一个月极为关键,死亡率高,主要是由于患者需经历感染关、出血关等一系列考验。而高原地区,血制品等APL治疗必备药品不如平原地区调配便捷快速,这也给治疗增加了难度。

  此次治疗中,琼达就出现过严重的血浆制品过敏反应,一度出现喉头水肿的危急症状。李啸扬组织团队全力抢救,丰富的治疗经验使琼达一次次转危为安。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血液及综合内科普旺主任介绍称,五批援藏专家接力,一直定期为当地医生进行讲座,就在几周前,李啸扬刚为大家介绍过APL的诊断和治疗,没想到,相关知识这么快就用于琼达的生命救援。

  据了解,目前,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是西藏地区唯一一个血液专科,承担着日喀则一区十七县的血液病防治工作。该科也是全国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的领先科室,相关医疗成果被国内外同行认可。李啸扬说,援藏专家的任务就是要让当地医生“遇到疑难不害怕,遇到杂症有办法”。

  西藏已逐步建立起分级诊疗体系,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提出“大病不出自治区、中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县区”的目标。

  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李军民告诉记者,未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将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偏远地区的患者一样能享受最新的医疗成果,提高治疗效果,提升生活质量。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