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四不摘”天津对口支援工作绝不松懈
12月23日,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发布公告,该自治区19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区)。这标志着西藏所有县(区)全部脱贫摘帽,将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图大道。23日这一天,也是天津市615岁的生日。这一天对于天津的援藏干部们来说可谓是“双喜临门”。24日,记者对天津援藏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领队,西藏昌都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杨灏进行了专访,了解在西藏全面脱贫背后,天津人民与援藏干部的大爱奉献。
“从1994年,国家决定全国支援西藏发展以来,天津对口支援昌都市已25年了。25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天津援藏干部们把自己的青春、汗水都奉献给了援藏事业,奉献给了昌都各族人民群众。25年来,昌都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对口支援省市和企业的全力支持下,在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西藏所有县(区)全部脱贫摘帽,为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西藏地区提前一年实现全面脱贫摘帽。这里面也饱含了来自天津无私支援和深情厚谊。”
杨灏介绍,根据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工作要求,指挥部精准聚焦脱贫攻坚的短板和关键问题。特别是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摆在首要位置,今年将95%的援藏资金和项目都用在基层贫困地区的民生方面,在群众就医、教育等方面用心用力解决实际问题。此外,下大力气抓好产业扶贫,推动昌都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天津在智力、科技、市场等方面优势,带动了阿旺绵羊产业、特色果蔬培育等持续发展,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脱贫增收。
多年来,天津援藏为西藏带来了大量干部人才,包括援藏干部、教师、医生、技术专家等在内的人才队伍为当地脱贫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人才在做好当地工作的同时,通过师带徒等方式,无私传授经验和技术,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人才力量,也更加深化了津昌各族干部群众的感情。
“目前,西藏74个贫困县已经全部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是后面的工作依然艰巨,决不能掉以轻心。”杨灏介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四不摘”,贫困县摘帽后要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下一步,西藏自治区将全面进入到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阶段,在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农牧产业发展等都被摆在重要位置,需要天津对口援藏工作不断升级加力,因此各项工作绝对不能放松。
“目前,我们在线上平台开通了昌都扶贫馆,昌都特色农牧产品已经实现线上销售。另外津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交流合作更加频繁。”杨灏介绍,除了继续加大产业帮扶力度之外,下一步,天津还将在消费帮扶、文化帮扶等方面加大,巩固民族团结,进一步提升西藏地区群众增收致富。
“天津建城615周年当天,我们天津的援藏干部们在昌都市的天津广场举行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党日活动。大家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和决心,不忘市委市政府的重托,不忘天津人民和昌都人民的期望,继续全力做好天津对口援藏工作,让津昌两地人民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携手并肩奔小康。”杨灏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最美建设人”为西藏建设留下浙江印记
20日于杭州举行的2019年度浙江省“最美建设人”学习促进会上,获得“最美建设人”称号的沙洋坦言,在西藏的日子已深刻在生命里,成为人生中最闪亮的三年。[详细] -
2019年北京援藏资金八成用于改善西藏民生与基层建设
记者从北京援藏指挥部获悉,2019年,北京市从智力支援工作、产业支援促进就业、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支持西藏拉萨86个援藏项目建设,其中,80%以上的援藏资金用于改善民生、用于县及县以下基层建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