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资讯

达曼村新生代:命运的改变让我们纵情畅想未来

何蓬磊 张伟 发布时间:2019-07-04 11:14: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高挺的鼻梁,深陷的眼窝,达曼青年占堆在短视频平台上备受追捧。

  占堆出生在中尼边境的吉隆沟,他们曾是没有国籍的达曼人。“没有国家,也就没有归宿,据长辈说六七代达曼人都过着这样居无定所的日子,没有土地,没有积蓄,更无法上学。”占堆说。

  图为5月,出生在中尼边境吉隆沟的占堆(左一)与同村同样钟爱歌舞的小伙伴们一起练习舞蹈。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达曼,藏语意为“骑兵的后裔”,他们曾游走于中国与尼泊尔的边境区域。2003年,47户86名达曼人加入中国国籍,结束了长达百年的“漂泊史”,迎来“新生”。

  自此,占堆顺利入学,并成为达曼村的首批大学生之一。从吉林通化师范学院毕业后,现年27岁的占堆回到了家乡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冲堆(达曼)村,在离家不远的一家电信公司工作。


图为5月,出生在中尼边境吉隆沟的达曼青年占堆。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长相酷似印度影星沙鲁克·汗的占堆,性格开朗,能歌善舞。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的一次不经意尝试,让占堆“达曼村沙鲁克·汗”的名声传播开来。

  头脑敏锐的占堆从中发现了机会,他闲暇之余找来沙鲁克·汗的相关作品仔细学习、模仿,还拉上同村好友一道发布作品。很快,平台上关注占堆的网友就超过了1.4万人,就连拉萨的演艺公司也找上门谈合作。

  图为5月,出生在中尼边境吉隆沟的占堆(右一)与同村同样钟爱歌舞的小伙伴们一起练习舞蹈。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谈到今后的发展,占堆说,对于自己而言,就是和同样钟爱歌舞的小伙伴们一起,把事业发展到拉萨乃至更远的地方。

  当年和占堆一起走出吉隆沟到内地求学深造的拉巴顿珠想的却是留下来。作为达曼村唯一的乡村教师,拉巴顿珠感慨不已,“就在十几年前,我还和村里的其他人一样,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渴望上学的时候只能偷偷地站在教室窗口看着人家的孩子读书。”

  图为5月,达曼村唯一的乡村教师拉巴顿珠在教幼儿园的小朋友画画。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拉巴顿珠说,自己十分幸运,2003年获得了中国国籍,在学龄阶段就可以像其他西藏孩子一样享受义务教育以及贫困家庭子女高等教育等政策,靠着国家帮扶读完了中专,成为了一名幼儿教师。

  图为5月,达曼村唯一的乡村教师拉巴顿珠在教幼儿园的小朋友跳舞。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我很喜欢画画,希望教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把画画的梦想也传递给孩子们,希望自己教的学生日后都成为大学生,看到大千世界的精彩,走得更远更好。”拉巴顿珠告诉记者,如今达曼村的适龄儿童都入学了,在其任教的幼儿园里就有12名孩子来自达曼村。

  曾经因为缺少谋生手段,达曼人只能从事社会地位较低的铁匠工作;上百年的传承也让达曼人的打铁技艺远近闻名。在吉隆镇,几乎家家都可以看到达曼铁匠打造的生活用具,锅、碗、瓢、盆、斧头、弯刀……

  23岁的达娃决定将这门代表性的手艺传承下去,他告诉记者,现在是新社会,打铁不再是低人一等的工作,而是受人尊重的手艺人。为了提高达曼人铁器制作的技艺,吉隆县还投资300万元人民币新建了达曼村民族手工艺展示和培训基地。

  达娃说,今年达曼村成立了手工艺加工的合作社,他要好好向村里的老匠人学习,争取早日成为村里最好的铁匠。在达娃看来,和一生都在辛苦劳作,却依然穷困的祖辈们不同,作为新一代,他看到了属于达曼的未来。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