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资讯

2020年西藏将实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

廖云路 发布时间:2019-05-09 09:56: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立夏时节,高原各地洋溢着农牧民们忙碌的身影。

  一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发展有西藏特色的农牧业,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有着重要意义。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供的数据来看,西藏粮食总产量为1987年46万吨、1996年77万吨、2010年91万吨、2018年104万吨,30年间的数据表明西藏粮食产量一直保持增长。

  西藏农牧业从相当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起步,提出到“十二五”末“一产上水平”的经济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农牧业增产的情况下,科技如何让农牧民增收?到2020年实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农牧科技贡献率达到55%”的目标,还要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推广青稞良种 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青藏高原是青稞的主要产区,广大农牧民也以青稞为主要食物。60多年前,西藏的农牧业产量很低,农牧业生产无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可言。

  “十二五”以来,西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论述,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先后出台了加快牧区发展、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农牧业科技工作的意见,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粮食要增产,一靠品种更新,二靠栽培技术,三靠国家政策,四靠播种面积。”自治区科技厅农村科技处负责人介绍。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粮食产量的增加,要靠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在农牧科技运用中,良种推广使用成为首选。自实施青稞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专项以来,西藏鉴定和示范推广了7个青稞新品种,5家企业研发了6个青稞特色产品,年产值达3.8亿多元。

  拉萨市曲水县,潺潺河水浇灌万亩良田。去年,农民们收获了穗长而籽粒饱满的青稞。自治区在这里推广“冬青18号”青稞新品,农业专家在不同的示范试验田里参与各项田间管理工作,收获时进行田间测产,以准确掌握产量情况,总结出“冬青18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多年的生产示范表明,“冬青18号”是一个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冬青18号”每年在拉萨、山南、林芝、昌都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近2.7万亩,平均亩产370千克,比其他冬青稞品种增产10%以上,比春青稞增产12%以上,大幅度提高了西藏冬青稞产量和质量。农牧科技专家还对“喜马拉22号”的青稞种子做了精选,实现了可追溯制度。去年,全区调运“喜马拉22号”良种600多万斤,推广面积达83.91万亩,比2017年增加29.43万亩。这些青稞新品种推广面积,占到全区青稞种植面积的50%以上。

  除了良种推广外,机耕机播种、土壤处理、地膜覆盖、连片种植、模式化栽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技术继续在全区推广;按照“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南草北牧、以草定畜、草牧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牦牛、藏系绵羊、绒山羊、藏猪、藏鸡等特色家畜家禽选育和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方面不断攻坚克难,牲畜良种存栏达到390万头(只),牲畜良种覆盖率达到22%。

  农牧科技在生产中发挥效益,转化成推动农牧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

  俗话说:“温饱看粮袋,小康看钱袋。”数据统计,1997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75元。2018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50元,同比增长10.8%,增速位列全国第一。

  常年工作在田间地头的农牧科技工作者告诉记者,现在农牧民种田、养殖不比外出务工收入差,积极性还越来越高,主要原因有:一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牧民各项补贴覆盖全面;二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转变,农牧民劳动时间减少、劳动强度减轻,劳动效率却显著提高;三是农牧业科技支撑加强,新品种增产效率高。

  从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来看,西藏粮食总产量2015年为100.63万吨,到2020年目标值为100万吨以上,基本保持不变。而人工饲草种植要从2015年的41万亩提高到2020年的100万亩,年均增长率为19.52%;推广牲畜良种要从2015年的390万头提高到2020年的500万头,年均增长率为5.09%。这些目标要求西藏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牧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运用,向经济价值更高的养殖经济发展。

  牦牛育肥是养殖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有利于畜群结构调整,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又有利于农牧民增收,提升牦牛产业发展效益。按照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吴英杰书记关于牦牛育肥的重要指示,西藏大力推进牦牛育肥技术成果转化,确保肉奶增产和牧民增收。

  记者从拉萨市当雄县等牧业县了解到,以前牦牛育肥效果差,冬季掉膘明显,出栏周期长。一头牦牛往往要7、8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出栏,扣除饲草料、精料以及人工费用,利润非常低,养殖成本约占到总产值的85%,纯收入仅15%。

  近年来,依托于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的“牦牛半舍饲技术研究与示范”和“特色家畜选育与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全区各地采取了不同方式开展牦牛育肥工作。以拉萨市各县区为例,目前主要采取暖季集中放牧育肥和冷季补饲保膘育肥两种育肥方式。经调查发现,暖季集中放牧育肥后活重平均提高23%,净增42公斤,平均每头投入162元,每头增收2442元;冷季补饲保膘育肥后平均每头保膘48公斤,平均每头投入2160元,补饲后实现增收816元。

  走进当雄县龙仁乡郭庆村的牦牛育肥合作社,牧场里牛棚、饲槽、饲草库、防疫室、水井等设施一应俱全。合作社为牧民们提供了畜产品销售、加工、运输、储藏以及与畜牧业生存经营相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龙仁乡已培育发展示范户800户,实施牦牛强度育肥42000头,累计增收8744.4万元,户均增收10.93万元。

  农牧民实实在在尝到了科学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带来的甜头。

  以科技为支撑 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没有效益的农牧业,是没有出路的。”西藏农牧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于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农牧科技贡献率达到55%,科技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这是西藏制定的2020年科技发展目标,这55%的农牧科技贡献率,还要从哪些方面找到突破口?

  长期以来,农牧民从事生产的目的并非销售,在留足自家口粮后,只是换取必要的生活用品。这种生产观念严重束缚了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从上世纪末,农牧业产业开始起步,却仍存在创新能力弱、产业链条短、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供给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为此,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要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发展,优化要素流动和配置通道,扩大合理有效需求,增加优质有效供给。

  “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进产业发展、实现农畜产品供需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的法宝,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农牧业工作的重要任务。”自治区农牧厅党组副书记、厅长杜杰说。

  在拉萨市城关区的鲜奶直销店里,味道浓、品质高的鲜奶很受市民欢迎。这些牛奶都是当天从拉萨市城关区高标准现代化奶牛养殖中心送来的,这也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设备最先进、生产工艺流程最环保的现代化生态牧场。

  近年来,该奶牛养殖中心加大畜种改良力度、优化畜牧业结构,做好牦牛育肥和乳肉兼用牛培育工作,提高了奶牛业养殖综合效益,实现“乳肉双赢”良性发展;通过建立完备的粪污回收系统,不仅做到粪污零排放,还生产出优质生物有机肥,实现资源和效益最大化。目前,养殖中心饲养规模已经达到奶牛2000余头,日产牛奶7吨,牛奶各项指标均高于国际标准。

  奶牛养殖中心的发展,是西藏利用农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农牧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缩影。立足特色农畜产品资源禀赋和产地环境,西藏已形成青稞、草业、牦牛、奶业、藏猪、藏羊六大特色农牧产业,紧扣品种、生产、加工三个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补齐科技短板。

  ——农牧科研人员努力加大农牧业优良品种选育繁育,突破行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

  ——科技特派员奔走在田间地头,对农牧民的技术培训,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实用技术示范推广,提高技术效率来促进农牧业科技进步;

  ——科技部门加快现代农牧业建设步伐,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获得规模效益,最终提高技术进步贡献率;

  ……

  在《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了西藏农业发展定位,即“以生态保育型农业为主攻方向,稳定青稞生产,适度发展蔬菜生产,积极开发高原特色农产品,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保护草原生态,努力建成国家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为加快西藏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科学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为农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西藏农牧业定会走出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符合西藏实际的农牧业产业化高端经营发展之路。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