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脱贫攻坚再创佳绩 2017年减贫15万人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扎实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报,西藏作为2017年脱贫攻坚成效“综合评价好”的省区,受到督查激励。
据悉,2017年西藏贫困农牧民收入增幅达到16%,减贫15万人,贫困人口下降到3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4%;1705个贫困村(居)脱贫退出,25个贫困县(区)达到摘帽标准,脱贫攻坚再创佳绩,各项工作进展更加有序、有力、有效。
2017年,全区产业扶贫加快推进,共落实产业扶贫资金202.06亿元,通过发展产业帮助脱贫6.94万人,辐射受益人口达24万多人。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搬迁与产业配套、安居与乐业同步,积极稳妥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2017年计划搬迁16.5万人,实施的433个安置点全部开工,其中已竣工133个、搬迁入住1.99万人。2018年计划搬迁2.1万人,并力争全面完成整体任务。大力推进社保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向重点贫困乡村,加快推进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深化对口援藏扶贫,突出产业技术合作和就业培训。
在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中,自治区积累了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有效做法和宝贵经验。
组织保障有力。成立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不仅由自治区党委书记任组长,而且由20位省级领导任副组长和成员,在全国独树一帜。率先成立高规格的省级脱贫攻坚指挥部,由区党委、政府4位领导担任总指挥长和副总指挥长。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区党委、政府召开区党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指挥部多次专题研究,实现了工作落实、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和专业人员经常到贫困地区调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顶层设计有力。制定“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规划及专项规划,研究出台县区扶贫成效考核办法、脱贫攻坚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17件政策性文件,全区脱贫攻坚配套文件达到60多件。经过充分研究,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西藏自治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确定了44个县、315个乡镇、2440个村为深度贫困地区。省军级领导分别联系44个深度贫困县,党委、人大、政府的主要领导主动联系海拔高、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的班戈、南木林、双湖等县。
资金筹措有力。2017年,自治区统筹整合资金110.5亿元全力支持脱贫攻坚。2018年计划统筹整合117亿元。在藏金融机构全力支持脱贫攻坚,截至2017年底扶贫贷款余额1231亿元,较上年增加了两倍多。
精准识别有力。2017年初,全区对建档立卡信息系统进行了自查自纠;年中开展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和规范清退工作。12月底,全面完成2017年度15万人脱贫的系统录入工作。
社会扶贫有力。充分发挥对口援藏扶贫作用,落实援藏扶贫项目1354个,完成投资32.9亿元。大力推动“百企帮百村”活动,560家非公企业结对帮扶551个贫困村,精准脱贫3.1万人。选派2.5万名干部开展驻村工作,组织13万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26万贫困群众。
督导考核有力。完成区(中) 直定点扶贫单位和行业扶贫单位扶贫考核,顺利通过了国家第三方评估。拉萨市城关区、日喀则市亚东县、山南市乃东区、林芝市巴宜区、昌都市卡若区5个贫困县(区),于2017年11月1日向全社会发布实现脱贫摘帽。全面治理扶贫领域腐败问题,“12317”扶贫监督电话全年共受理举报17起,均已办理完毕。
-
搬迁村里的产业扶贫:西藏布巴村种植猕猴桃脱贫致富
连日来,在林芝市察隅县下察隅镇布巴村的猕猴桃基地里,370亩连片的猕猴桃棚架缠绕上了嫩绿的新芽,棚架下一片忙碌的景象。[详细] -
西藏“电子商务进村工程”助脱贫
在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我区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扶贫脱贫新路子。[详细] -
西藏“英雄城”实施“农牧民+产业”脱贫模式
在传统产业上,江孜有“西藏粮仓”和“江孜卡垫”、“江孜酥油”等产业基础。在未来发展规划中,上海援藏工作队以提升江孜县产业发展能级,带动更多农牧民参与就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