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白藏房的“楼上”和“楼下”

游客住户互不干扰,建筑景观原汁原味

发布时间: 2025-09-10 09:57:00 来源: 四川日报

  9月9日,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青德镇仲德村一间小院里,村民拥初将刚从地里收割回的青稞在晒坝里晾开。

  “阿姨,今天天气不错啊。”忙碌间,家中那栋白藏房的三楼民宿露台传来上海游客周明的招呼声。

  周明所住的民宿由拥初家这栋白藏房改造而成:一、二楼自家居住,三、四楼是客房。通过在东西两侧分设不同的楼梯和入口,实现动线分离,楼上的游客和楼下的住户互不干扰。

  这种“楼上”和“楼下”空间的划分,是乡城县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融合发展的实践。

  地处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上的乡城,共有12个传统村落,分布着6000多座白藏房,拥有全国最大的白藏房夯土建筑群。近年来,乡城实施“白藏房屋面防水修缮项目奖补试点”,通过每户补助两万元等方式,试验推广能与白藏房相适应且不影响外观的防水材料,解决白藏房易漏雨的问题。

  保护好了,该如何利用?“有一些投资商想拆掉白藏房,改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来做民宿酒店,这样虽然省钱省事,但我们一开始就对过度商业化的开发保持着警觉。”乡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罗晓庆说。

  传统白藏房一楼是喂养牲畜的圈舍和厨房,二楼是客厅和卧室,三、四楼一般用于存放杂物和晾晒农作物。原建筑、原文化对游客具有天然吸引力,乡城按照“保留原建筑、保存原文化、留住本地居民”等思路推进旅游开发,由乡城县国资公司出资,聘请专业设计师,在青德镇仲德村“打了个样”。拥初家的白藏房就是样板。

  “传统的格局不仅不利于开发,还存在卫生和安全方面的隐患。”乡城县青德镇党委书记冬冬告诉记者,改建的思路是在院子里新建圈舍、厨房和晒坝,不改变原有建筑的主体结构和风貌,腾出两层楼来做客房。同时进行动线分离,确保楼上和楼下互不打扰。

  楼上是舒适干净的客房,楼下是热情好客的“邻居”,窗外是独特的田园景致,周明在这里住了近一个月,还舍不得离开。

  有了成功样板,乡城县民宿产业迅速壮大,截至目前,全县已有91家民宿。据统计,乡城各传统村落去年接待游客达44万人次,其中32%在村落驻留半个月以上。

  乡城县木差村村民洛绒青真家也改建了民宿,偶尔,他会邀请楼上的“邻居”到家里坐坐,喝口酥油茶。去年,他开始把家里种植的苹果晒成苹果干,让游客当成伴手礼带走。游客也对楼下“邻居”感到好奇。“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风景。”广东游客周女士准备再住一段时间,深入了解这里的文化。

(责编: 于超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四川省乡城县:高山脚下的白藏房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被誉为“三绝”之一的白藏房,错落有致地坐落在高山脚下,与层层梯田和蜿蜒的河流形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详细]
  • 高原小城为乡愁“留白”

    面对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等问题,乡城县提出“去商业化、去城市化”“保留原住民、保持原业态”等理念,在“留白”中保留住乡村历史文化和传统农耕文化。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