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2025年江源科考启动 持续追踪“中华水塔”保护现状

发布时间: 2025-07-28 14:29:00 来源: 新华社

  记者27日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获悉,2025年江源综合科学考察队7月27日从湖北武汉出发,当日下午抵达位于青海省境内的长江源区通天河直门达河段,进行了多学科采样观测,这意味着2025年江源综合科考正式启动。

  27日下午,科考队员在直门达河段用便携式多参数测试仪现场测定河水水质、电导率等参数,并取水样和泥沙样本装入特定容器。科考行程结束后,样本将被送回实验室进行详细的理化分析。


科考人员使用便携式多参数测试仪现场对河水进行分析。新华社记者 邱婧熠 摄

  “我们在岸边浅水区发现了裂腹鱼、细尾高原鳅等高原特有鱼类,有的才刚刚孵化,只有几毫米大小。”现场科考人员说,这证明了鱼类在缓水区有自己的产卵场,水生态环境满足鱼类生长需要。


科考人员发现的孵化不久的高原特有鱼类。新华社记者 邱婧熠 摄

  后续科考行程中,长江科学院组建的多学科科考队将在历年科学考察基础上,针对长江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和澜沧江源开展科学考察,考察内容包括水文、泥沙、河道河势、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土流失、冰川冻土等,全面深入了解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状况。

  三江源地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响应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江源科考从2012年开始每年开展,是对长江源开展次数最多、覆盖最广的科研活动之一,正成为江源保护的重要科研支撑平台,逐年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生态环境数据及资料。

  “持续开展对三江源的科学考察,获取一系列生态环境演变的基础数据,有利于进一步掌握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保护好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也是我们在三江源地区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生动实践。”长江科学院副院长姚仕明说。

(责编: 于超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长江源暖湿化带来多重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源持续暖湿化将带来冰川萎缩、水沙增加等多重挑战,需加大研究和应对力度。这是近日记者跟随2024江源综合科学考察队在长江源头区域实地调查时了解到的。 [详细]
  • 探秘江源 只为更好守护

    穿越茫茫的青藏高原腹地,科考人员深入长江源和澜沧江源地区,对河湖水文、河道河势、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土流失、冰川冻土等进行全方位“体检”。 [详细]
  • 江源科考揭开长江源神秘面纱

    盛夏的青藏高原,空气中带着一丝清凉。来自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等单位的20余名科研人员,从青海省玉树市集体出发,向西而行,奔赴长江源区深处,开展一年一度的江源综合科考。 [详细]
  • 探秘江源——来自长江源头的“体检报告”

    2024年江源综合科学考察队近期深入青藏高原腹地,在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长江源区开展科考。长江科学院总工程师徐平介绍,今年的科考进一步掌握长江源的生态环境现状,是对江源健康状况的全方位“体检”。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