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特长隧道
●海螺沟特长隧道全长4080米,地处泸定、得妥两大活跃断裂带之间,施工中遭遇突泥、涌水等地质灾害10余次
●胜利特长隧道右线长5290米,左线长5345米,穿越川西横断山脉及贡嘎山生态保护区,区域地质活动频繁
“藏彝走廊”
●泸石高速全长96.511公里,概算总投资约174.08亿元,是甘孜州第二条高速公路,连接雅康、雅西两条高速公路
●泸定段将于今年再通45公里,泸石高速全线力争2026年建成通车,届时泸定至石棉的3小时车程将缩短至约1小时
5月12日,四川泸定至石棉高速公路(简称泸石高速)海螺沟特长隧道、胜利特长隧道双幅贯通,标志着泸石高速泸定段建设进入通车倒计时。
两座隧道是泸石高速重点工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海螺沟特长隧道位于甘孜州泸定县得妥镇马列村附近,全长4080米,昼夜温差大。隧道地处泸定、得妥两大活跃断裂带之间,并紧邻鲜水河断裂带,与“9·5”泸定地震震中直线距离不足5公里。破碎的岩体、较高的地应力、潜伏的高压地下水,使施工中遭遇突泥、涌水等地质灾害10余次。
胜利特长隧道位于泸定县泸桥镇咱里村附近,右线长5290米,左线长5345米。隧道穿越川西横断山脉及贡嘎山生态保护区,区域地质活动频繁,岩层中暗藏断层破碎带和富水裂隙带,深埋段最大埋深超过600米。施工面临岩爆、涌水、通风距离较长、生态环境脆弱等困难。
施工中,项目建设团队结合超前地质预报和智能监测系统,为隧道装上“透视眼”,精准锁定风险区域,及时防范安全风险。创新采用“拱锚一体化台车”等智能装备,实现机械化换人。其中,胜利特长隧道项目建设团队采用的巷道式通风系统,如同为隧道装上巨型换气扇,解决长距离通风难题。
坚持安全与生态并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洞渣经试验检测强度合格后,通过加工全部用于主线构造物的混凝土中,极大节约建设成本;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通过压滤机过滤等方式净化后,全部用于主线洒水降尘;产生的所有泥浆均经环保处理,转化为路基填料。
泸石高速全长96.511公里,由蜀道集团投资建设,概算总投资约174.08亿元,是甘孜州第二条高速公路。项目起于泸定县伞岗坪,止于石棉县大杉树,连接雅康、雅西两条高速公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藏彝走廊”。
泸石高速王岗坪互通至大杉树枢纽互通33公里已于2024年12月31日通车试运营,泸定段将于今年再通45公里,项目全线力争2026年建成通车。届时,泸定至石棉的3小时车程将缩短至约1小时,两地生活圈将迈入“1小时”时代。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