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茫崖城区。马振东 摄
在柴达木盆地,那无尽的戈壁沙丘与瀚海茫茫似乎有着难以割舍的羁绊。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这座坐落于柴达木盆地西部荒漠中的小城,曾被苍茫所笼罩。
茫崖,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戈壁荒野,连绵起伏的沙丘如沉默的巨兽,在烈日的炙烤下散发着灼热的气息。这里的天空常常是澄澈而高远的,湛蓝如宝石,却也透着一丝孤寂。大地呈现出单调的土黄色,只有偶尔出现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像是大自然随意丢弃的作品。
越是困难重重 越是勇毅前行
茫崖地处柴达木盆地西部,海拔超3000米的地区占总面积八成,荒漠戈壁和流动沙丘占三分之二以上,年均降水总量不足60毫米,而年均蒸发量却超过2600毫米。自然的馈予在赋予茫崖丰富资源的同时,也为其绿色发展预留了巨大难题。这里曾经“沙进人退”,恶劣的自然环境让茫崖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境。
然而,茫崖人从未向恶劣的自然环境低头。他们深知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如今,茫崖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将一片片沙丘阻隔在林带之外,让每一个茫崖人在葱茏下栖息,绿色、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愈发清晰。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嬗变,是信念外化的力量。绿色风潮如同一股蓬勃的暖流,浸润着瀚海戈壁,改变了这块旷古之地的自然走向。
“在南方,插下一根扁担几乎都能发出芽来,而在茫崖,种活一棵树苗却比养活一个孩子还要难。”林业人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生动地诠释了茫崖在国土绿化之路上的艰辛。
南国有嘉木成就灵秀,而在茫崖,胡杨、红柳、梭梭、刺果林以其俊俏的身影,藐视自然环境的严酷,构成了独特的风景和人文环境,描绘出茫崖人重塑山川的坚韧与勇毅。
为打破自然环境带来的发展制约,茫崖人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防沙治沙措施。他们首先从树种选择入手,四处寻找适合在茫崖恶劣环境下生长的树种。不知道选什么树种就去周边地市找,然后经过反复试验和筛选,最终确定了一些耐旱、耐寒、耐盐碱的树种,如胡杨、红柳等。同时,邀请内地专家前来指导,学习土壤改良技术。针对茫崖土质多盐碱的问题,采用换土、施肥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在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上,茫崖人想尽一切办法。一方面,积极寻找新的水源地,通过打井等方式增加供水。另一方面,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于水质多盐碱的情况,进行水质处理,降低盐碱度,确保树苗能够正常生长。
此外,茫崖还加强防护林带的建设,在城市周边和沙漠边缘种植大片防护林,从而形成一道道绿色屏障,阻挡风沙的侵袭。同时,加强对林木的养护管理,定期进行浇水、施肥、修剪等工作,提高树木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从2008年起,茫崖市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拿出地方财政四分之一的资金用于环境建设,依托国家公益林管护、三北防护林、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助试点等工程,全力为这座“荒漠孤城”披上“绿装”。
使命和责任推动茫崖市既为自身发展、更为海西乃至全省的绿色发展,把一草一木作为一砖一瓦,在青海西部筑起防风固沙的千里绿色长城。
矢志不渝,铸就绿色传奇
茫崖市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助理工程师李啟峰是众多茫崖绿化人的代表。凝望着这片荒芜的土地,李啟峰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那是对绿色的渴望,是对未来的憧憬。
为了让绿色在茫崖蔓延,李啟峰和同事们付出了无数的努力。“白天气温二十五六摄氏度,晚上却降到零下,树苗难以承受这种折腾。最要命的是浇水,水质多盐碱,还不够浇。如果起了风沙,沙子能把树皮磨秃。”李啟峰对记者说。
然而,他们没有放弃,“死一棵我们种两棵,一定要把树种活!”李啟峰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的愿望,就是让一棵棵小树苗变成耸立的大树。每当看到新栽的树苗在风中摇曳,他的心中便充满了喜悦和希望,仿佛看到了未来茫崖的葱茏景象。
年过六旬的潘海镇,以前是茫崖地区石油系统职工。2001年,他怀揣让茫崖绿起来的梦想,与植树结下了不解之缘。潘海镇说,累计造林超过66.67公顷,每一棵树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真情。最初种下的林木只能保住半数成活,而如今林带成活率达到90%,其间的甘苦周折难以言表。
缺资金,他变卖房产,靠借钱和跑运输挣钱贴补种树开销;面对缺水,就开着水车花钱买水滋润树苗。当地政府及时援手,贴补水费,助他度过难关。面对诸多难题,年过半百的他走进大学“寻经问道”。潘海镇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树苗,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了慈爱和欣慰。他常常在树林中漫步,感受着那份宁静和生机,心中满是成就感。正是这一颗颗矢志不改的“痴心”,凝聚起强大的信念和力量,夯实了柴达木千里防风固沙绿色长城的根基。
如今,从空中俯瞰茫崖市,四道“绿色长城”环绕着整个城区。几方绿岛,郁郁葱葱,傲然沙海。截至目前,茫崖市累计完成造林462公顷,栽植各类苗木370余万株,城镇绿化率达到30%,造林绿化成活率达到94%。
茫崖,这座曾经被苍茫笼罩的小城,正用绿色笔墨,书写着在瀚海戈壁的别样“情书”。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