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祖国好 家乡美】“我们的家乡这么美好……”

发布时间: 2024-05-21 14:20:00 来源: 青海日报


巡护。


先巴才旦用相机记录巡护途中所见。张得俊 摄

  随着夏日的到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清晨的阳光多了些许温暖,生态管护员先巴才旦的家里也更加敞亮。

  布满阳光的客厅整齐摆放着摄影类、藏药图鉴类等书籍,靠近门口的柜子格外鲜艳,“生态管护先进个人”“最美生态管护员”……红色的荣誉证书已将其中两个格段“填充”满。

  5月14日9时许,先巴才旦和家人简单吃过早餐后,开始整理“行囊”——一个黑色的双肩背包,相机机身、长焦、短焦镜头、无人机以及几本图集很快就让背包有了分量。

  “阿爸,路上注意安全。”启程前,二女儿久措像往常一样站在门前叮嘱。

  从雪域家园小区出发,行至玛沁县洋玉林场大武江壤管护站,只见一所管护站设在半山腰,四面环山,山下流水潺潺。路途所见的群山、天空、牛羊是他相机中的“常客”。

  “现在仍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期,我们每天都要分组巡查,不能大意。”先巴才旦说。不一会儿,同伴冷智等人拿着扑火把等便携式防灭火设备走了过来。简短寒暄后,一行五人开始了巡护,一路走走停停。先巴才旦不时会拿出相机拍摄,冷智则在一旁默默关注着。

  冷智今年47岁,和先巴才旦同龄,是玛沁县大武乡日进村村民,也是江壤管护站扑火队副队长。

  “哪里有需要,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他很靠谱。”“他就是很好。”……冷智话虽不多,但大家都说他的好。冷智说,生态好了,我们大家才会好。

  一个是大家口中的“会照相的先巴才旦”,一个是靠谱能干的“冷智大哥”,这两人本是牧民,自从投身生态管护工作后,一直兢兢业业,逐渐成为大武乡生态管护员队伍中的主心骨。

  年轻时,先巴才旦在放牧的同时自学医术,是江前村人尽皆知的村医。后来,有机会成为一名生态管护员,还拿起了相机,记录家乡的生态变化,日子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藏狐、马麝、草原雕、岩羊……空闲时,他一页一页地翻着图集,向大伙儿展示拍到的野生动物,脸上洋溢着一种源自内心的自豪。像这样的图集,包括植物、动物、藏药等,成册的已有4本。在先巴才旦的心目中,摄影成为自己与自然的一种对话。

  “起初,很多野生动物并不常见,这两年巡护途中或者专程去拍摄的时候,野生动物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还有很多珍稀的藏药。”先巴才旦的感受很直观。

  2018年,先巴才旦在好友多杰的帮助下,在村里举办了摄影展。“正因为我是一名生态管护员,在日常巡护中看了从未见过的风景,去了从未去过的地方,不敢想象,我们的家乡这么美好……”当时的开场白仍记忆犹新。

  “这张照片就是在你家草场拍的,你看多美。”一张张照片,一次次讲述,先巴才旦用最直接的讲述方式,拉近与村民的距离。

  对于先巴才旦的影像记录,冷智有着自己的思考。“先巴拍的一张图片让我很受触动,景色是我们常见的一片草场,但是画面中间有两条很明显的车辙印,视觉冲击感很强。”冷智说,本应是绿草如茵的地方,车辙却显得格格不入,人们和自然的相处怎样才是和谐的?

  后来的入户宣传,先巴才旦都会拿出这张照片,告诉村民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冷智也将这张照片保存到了自己手机上,常常以图为例,给孩子、给村民讲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在先巴才旦的影响下,冷智也开始了自己的记录。翻开冷智的巡护日志,时间地点、工作内容、文字图片等记录得十分详尽。

  成为生态管护员的日子里,先巴才旦与冷智并肩同行,走了很多路,看了很多风景,有着诸多巡线的辛苦与汗水,但更多的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森林草原的安然带来的欣慰。

  如今,玛沁县按各乡森林草原面积分布状况安排管护员,目前共有2363名,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大家从生态利用者转变为生态保护者和红利共享者,不仅有物质的考量,更多的是将生态管护内化为一种精神自觉。

  转眼,暮色渐沉,先巴才旦拿出无人机,记录下群山如屏,牛羊自在的美好画面,冷智则在一旁接过他的背包,注视着无人机的显示屏,一时整个天地间都静谧下来……

(责编: 于超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