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王东军正在上课。
初夏时节,满目的格桑花迎风绽放。在54岁支教老师王东军眼中,这是雪域高原最美的季节。2022年8月,作为杭州市萧山区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队员,王东军赓续师者初心,来到康定支教。
跨越山海,携手相依。从西子湖畔到贡嘎山下,王东军用大手牵住孩子们的小手,用坚守诠释责任担当、用奉献谱写平凡赞歌,在海拔近3000米的情歌故乡,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写下了教师生涯最辉煌的篇章。
跨越千里的“圆梦”之旅
到涉藏地区支教的梦想,很早就开始在王东军心中生根萌芽。
2021年,王东军的妻子奔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支教。2022年,王东军接过接力棒,主动请缨,从萧山区江南初级中学来到康定市第二中学担任初2025级一班班主任,教语文。
头重脚轻、血压升高……刚到康定的一个月里,高原反应导致王东军经常失眠、头痛、呼吸不畅,加上班级里的大事小情任务繁重,身心都面临着挑战。“特别是晚上,没睡多久就会憋醒,一早起来,鼻子里甚至有血痂。”王东军说,“既然选择了奔赴远方,就早已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实在熬不下去了,我就吸点氧气或者吃点助眠药让自己好好睡一觉,第二天再接着干。不能因为高反影响支教,我是来上课的,不是来休息的。”
克服着种种不适应,王东军开启了高原任教之路。
“孩子们的小脸红扑扑的,眼神里充满对新来老师的好奇。”王东军回忆着第一次走进课堂的那一刻,虽然有诸多不适反应,但学生们清澈而渴望的眼神仿佛明媚的阳光,消融了一切身心的辛苦。
“请先自由朗诵课文,再举手告诉我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课堂上,提问、互动、交流,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让孩子们对语文课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思考。
“我最初想用自己设想的教学方法,后来仔细斟酌,决定还是先采用当地老师的方法,然后逐渐再改变方法,让孩子们慢慢适应。”刚开始的几堂课,王东军就发现,这里的孩子需要更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只照顾基础差的孩子或是基础好的孩子都没办法让他们共同进步。在开学后不久,王东军便决定调整之前的教学计划。
除了日常上课外,晚自习时间,王东军也给基础差的孩子单独“开小灶”,通过作业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再单独讲解。
“高原的孩子非常淳朴可爱,心智年龄要比实际年龄小,老师说的话孩子们听得进去。”王东军说,“遇到犯错误的孩子,要了解他的成长环境,走进他的内心,弄清楚他为什么这么做。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如果急于批评,会适得其反。”王东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对待学生总是因材施教、待之宽厚。
从观念相融到心意相通
为了让教育之花开遍高原,除了关注孩子的思想,家长观念的转变也同样重要。但由于甘孜高原路途遥远,家长和教师的见面机会少得可怜。
“我们班学生的家最远的在乡城县、得荣县,距康定有五六百公里。”王东军告诉记者,学校利用建州节假期,安排了一次家访,教师做“纽带”、学生当“翻译”,在周密的准备与安排下,家访第一次将学生家长和任课教师联系在一起。
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这次家访最近的驱车至少100多公里,最远的甚至走了600多公里。通过在高原大山深处,甚至是悬崖边上的家访,王东军找到了激发孩子成才的“钥匙”。“我真的希望我们班的学生将来能通过学习造福家乡的父老乡亲。”
“我们给家长介绍了学校教育的动态、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孩子们的成长故事,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心理距离,也使很多家长切实感受到了让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王东军说,这次家访让老师们增添了信心。
王东军告诉记者,初一上半学期期中考试刚过,学生小馨的家长就给他打来电话,称孩子从来没有离开家这么远,想让她转回老家上学。“我虽然有万分不舍,但为了孩子,还是答应了家长的要求。”
因割舍不下对小馨的思念,王东军在这次家访期间,专程到理塘去看望她。小馨在和父母一起为王东军献上哈达后,就哭着对王东军说:“王老师,我好想您,好想同学们。您就像对待自己女儿一样对待我,我还能重新回到您的班里读书吗?”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生?我认为,唯有爱生如子,绝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才能不辱这伟大而神圣的使命。”王东军说。
从山海相望到情谊绵长
4月的情歌故里,杨柳吐绿、桃花芬芳。每天早上7点多,王东军就会来到班级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今年,已是他到康定工作的第二年。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王东军已基本适应了高原的气候和生活。
“原本我的支教计划是一年,但我想继续待下去,继续在这里支教,就又向组织申请了一年。只要我的身体允许,我想继续把这一届学生带到毕业。”王东军说,希望每位学生像这漫山遍野开放的格桑花一样,在老师的培育“灌溉”下,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谈起这里的学生,王东军会说“淳朴”。孩子们对老师纯真质朴的感情,让来自千里之外的他无法忘怀。下课时,孩子们会悄悄为他递上一杯水。上午吃点心时他们会想到老师是不是也饿了。
“因为王老师的到来,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王老师不远万里来到康定,给我们带来新的知识、新的学习方法,还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感觉跟他相处就像和朋友相处。”“王老师开阔了大家的眼界,他经常在课后跟我们讲杭州的人文历史,我也想去杭州读大学。”……采访中,学生们这样评价王老师。
让连绵的群山不再遮蔽学生的视野,帮助孩子改变自身命运,是王东军内心的深切愿望。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影响学生。”来自杭州第二中学钱江学校的副校长曾应超现任康定市第二中学校长,他向记者介绍,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民需求和人民满意”为教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乘势而上、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加快推进新时代康定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注重合理安排校园课外时间,先后举办了风筝节、足球比赛、合唱比赛、英语剧、周末锅庄等活动,广泛开展两地学生研学活动,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
师以匠心弦歌不辍,赓续初心立德树人。康巴高原上,一批批支教老师接力前行,用爱心和智慧浇灌希望的花朵。心手相连的故事仍在不断续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