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青海牦牛”品牌何以叫响全国?

发布时间: 2024-04-25 10:42:00 来源: 青海日报


人工培育新品种“大通牦牛”。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 供图


实验人员对牦牛精液进行分析。宋翠茹 摄


可可西里食品公司生产车间的酱卤产品的外包装清洗风干线。宋翠茹 摄


牦牛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宋翠茹 摄


可可西里野牦牛。刘伟 摄

  地域广阔的青海省,牧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作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特有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青海特有的生物资源,其中就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恩赐——牦牛。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数量最多、品质最好的牦牛都生存在青海高原,青海省是全国最大的牦牛主产区,存栏牦牛占世界牦牛总数的三分之一,占全国的38%。

  作为青海的主要畜种资源,如今,牦牛产业成为全省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对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那么,“青海牦牛”品牌发展的优势何在?如何使其在新发展格局中进一步叫响全国?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重科研,品种培育提效能

  作为唯一适应高海拔的大型反刍动物,牦牛为何能在4000多米的高寒缺氧环境生存和繁衍,这一问题吸引了大批研究者的目光。4月17日,记者走进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高原动物繁育与基因组学实验室看到,那些被采集回来的样本,经过特殊技术处理,在显微镜下重新焕发光彩;实验室电脑屏幕上运行的一串串代码,将复杂的基因组信息进行分析,变成可视化的图表展示。

  “我们要破译它们生存的遗传密码,一方面是系统开展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为解析动物高海拔适应和人类缺氧相关疾病的发生带来一些启示。”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杨其恩研究员告诉记者。

  2022年,西北高原所的高原动物繁育与基因组学研究团队以他们独特的视角、科学的设计、严谨的实验,揭示了牦牛适应青藏高原环境的分子遗传新机制,相关论文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这也成为西北高原所探索研究高海拔动物特有基因资源进而创造价值的一个注脚。他们的研究,对系统开展青藏高原动物起源进化、适应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探索建立牦牛基因组选择技术体系提供了基础数据。

  种子是农牧业的“芯片”。4月19日,记者乘车前往达坂山南麓宝库峡,一路向西向北行至海拔3100米的青海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这里天高云淡,视野开阔,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和野血牦牛在牧场上悠然地吃着草。

  为不断满足广大农牧民对良种牦牛的需求,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培育了“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两个国家级新品种。其中,大通牦牛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培育的牦牛新品种,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牦牛育种史上的空白。该品种具有高繁、增重、抗病等优势,多年来,除了本省,大通牦牛种公牛推广范围已经辐射新疆、西藏、四川、甘肃等牦牛产区。

  “对于新质生产力,我理解其核心是创新,追求是高质量。近年来,中心加大牦牛性控冻精的研究力度,解决向全省乃至全国牦牛产区供种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牦牛种质资源的利用使用效能,促进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青海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党委书记景建武说。

  从源头悉心呵护牦牛成长,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有了可喜收获。中心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利用80余万亩(1亩≈0.0667公顷)天然草场资源,在良种繁育推广上下功夫,积极开展“冷季补饲”“断奶犊牛集中舍饲培育”“牦牛一年一胎”等技术研究与示范,充分挖掘牦牛生产潜能,不断提高制种供种能力,“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繁育实现了“质”和“量”双重提升,年繁育推广良种牦牛种公牛3000多头,年生产推广牦牛细管冻精8万余支。

  2023年,“大通牦牛”继2011年后,再次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业主导品种,也是青海在全国17个畜禽主导品种中的唯一一个品种。截至目前,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存栏牦牛2.5万头左右。2023年,中心在原有2个自主培育品种基础上,引进了雪多牦牛、玉树牦牛、环湖牦牛、高原牦牛4个品种,加大冷冻精液生产力度,以满足不同区域对不同牦牛品种冻精的多元化需求。

  据了解,2024年全省将实施牦牛人工授精技术推广30000头,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承担15000头。为高质量完成牦牛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中心在总结牦牛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服务经验的基础上,生产储备牦牛细管冻精,根据全省各州县需求进行精准足量供应,使优秀牦牛种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持续推进牦牛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在降低牦牛改良成本的基础上,减少自然繁育造成的疾病传播,进一步加快牦牛改良进程,促进牦牛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重引领,品牌塑造有优势

  如果你吃过“可可西里”牦牛肉干,一定见过它吸睛的品牌LOGO,该LOGO折射出企业牛气十足的“品牌DNA”。

  “这只牛是专门请人画的,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好感和记忆度,提高购买欲望,也是对品牌的保护。”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马威介绍,企业在视觉包装上进行创新,让人眼前一亮,受到年轻群体普遍欢迎,为品牌注入了新活力。2024年截至目前,可可西里牦牛肉干销售额近6000万元。

  4月18日下午,记者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各自岗位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解冻、分割、腌制、卤煮、包装……各环节工序紧密衔接、有条不紊。

  “公司凭借科研和生产基地优势,实施‘有机绿色牦牛产品输出工程’,联合科研单位共同开发出‘绿色健康’‘赋能性’‘功能性’等系列牦牛有机产品,丰富牦牛有机产品类别,提升产品附加值,做强加工链。”马威说。

  前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为攻克技术瓶颈,企业在不断探索。2018年12月,由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与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国家牦牛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获批,这是目前全国首次公布的国家级牦牛肉加工研发专业中心,与不久前获批的“国家牦牛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成为两个 “国字号”平台,将为推进牦牛品牌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一包牛肉干,看似简简单单,实则大有讲究。从2005年至今,“可可西里”立足青海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优势,坚持以牦牛肉为高质量原料,从“牦牛肉干大王”到“牦牛肉干专家”,产品的换代升级显示出企业顺应潮流、自我颠覆的魄力和决心。同时,除了在原料选择上坚持青海的当季采购,企业还努力建立全产业链,从源头上把控牦牛肉的新鲜度和高品质,做好储存与加工技术的研究和突破,生产工艺不断升级,精深加工新鲜布局,实现从原料端到产品端的全流程把控。

  品牌影响力就是产业发展竞争力。擦亮品牌,是青海牦牛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一招。

  如今的“可可西里”,已经成为行业领军品牌、中国驰名商标,连续多年保持年销售额行业领先。“今后,我们将继续深耕牦牛肉干产业,全力把‘可可西里’打造成国际化品牌,把青海名优特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做好线上线下销售,让‘青’字号产品‘飞’到更多消费者手中。”马威说。

  利用青藏高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把优势资源变成优质产品,许多青海本土企业纷纷走上打造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牦牛产业发展道路。

  2022年,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市启鑫源生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厂后,开始对青海牦牛肉进行深加工。“我们生产的牦牛肉酱卤肉品质好、产量高。月产量达到30吨左右,产品已经远销北京、天津、江苏等地,2023年销售额达500万元左右。”该公司总经理韩文海介绍说。

  说到品牌建设,韩文海也有自己的看法:“今年,我们公司首创开发出了极具西北特色的牦牛肉酱卤肉,精选的是草饲牦牛肉,采用传统工艺,辅以现代化杀菌工艺,独特秘方煮制,在无任何防腐剂,添加剂,不改变口感的情况下,延长产品保质期,来让我们的产品更具有辨识度,我们想通过努力尽快加入到‘青’字号品牌的队伍中去,尽企业之力擦亮‘青海牦牛’的金字招牌。”

  重保障,产业发展有空间

  2018年,经农业农村部批复,青海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将青海建成为全国牦牛特色产业优势区、全国重要的牦牛肉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全面确立青海牦牛在全国乃至世界牦牛产业中的中心地位。

  如今,随着青海打好特色农牧业发展牌,重点打造牛羊肉等特色优势品牌,努力培育农牧业发展新动能,牦牛产业发展确定了新方向,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为紧迫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企业的保障工作,加快其项目推进,完成产业布局?

  4月18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根据全省牦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有资源条件、产业基础、项目分布情况,青海省将以现代农牧业要素集聚为导向,统筹布局牦牛产业的科研、生产、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等功能板块,打造以西宁、海东为加工物流核心区,青南牧区为绿色养殖集中区的“一核两区”牦牛产业集群空间发展格局,高起点、全方位打造牦牛“青字号”品牌。

  谋定而后动。省政府及时出台相关牦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3311”牦牛产业发展战略:加强牦牛饲草料基地、标准化养殖基地、仓储加工基地等“三大基地建设”;健全牦牛良种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品牌及营销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制定和实施涉及牦牛生产、加工、销售和质量追溯等全产业的“一整套标准”;建立和完善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一整套机制”。为青海省牦牛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措施和路径。

  同时,加强信贷担保融资政策保障。省财政通过农业担保渠道支持建设主体贷款,设立贷款贴息项目鼓励,在牦牛主产区资金倾斜,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市场的资金通过股份合作参股经营,折股量化等方式投资牦牛产业,青海省牦牛产业集团出征、集群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全面形成。推出“农担牛羊担·舍饲养殖”专项担保模式,明确担保授信标准,支持青海牦牛产业集群建设。地方政府对所有牦牛担保项目出具推荐函,并按照政担银4:3:3比例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进行风险分担。其中,养殖户按时还款,可享受省级财政的贴息贴费政策,养殖户最终年化综合融资成本不超过4%,降低养殖户经营压力,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此外,为保证牦牛肉的安全生产和品质保障,青海省还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按照“出生佩戴、全程管控”,统一追溯模式、统一追溯标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信息采集的要求,对出生30日至90日龄的牦牛藏羊佩戴追溯标识和信息录入,实现了青海省牦牛藏羊的信息可查询、源头可追溯。

  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青海省取得国家有机认证的草原面积达6800多万亩,170多万头牦牛有了有机“身份证”。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刘书杰说:“现在,青海企业加工生产的牦牛肉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消费者用手机一扫就知道牦牛的品种、年龄、养殖基地的规模地点,还有详细的屠宰信息、加工日期等,赢得了消费者青睐,品牌竞争更有优势。”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面向未来,青海将通过集成要素、集中建设、集约生产、集聚资源,将牦牛产业打造成为养殖群体普遍提质,加工群体普遍增效,品牌群体集中引领,牦牛产业三产集群结构合理、协调有序、健康稳定发展的格局,有效促进农牧区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农牧民群众增收。

(责编: 于超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