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四川省得荣县:因地制宜探寻产业发展新模式 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发布时间:2024-03-28 16:33:00来源: 人民网-四川频道

  不负韶华,勇担使命。20多年来,一批一批青羊干部、教师、医生等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对口帮扶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己之能、用心帮扶。

  据了解,自2023年6月底入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后,成都市青羊区第七批对口帮扶工作队紧紧围绕省、州、县的决策部署,科学统筹规划,细化帮扶举措,合力做深做实各项帮扶工作,助推得荣县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 探寻产业发展新模式

  据介绍,成都市青羊区第七批对口帮扶工作队去到得荣县后,第一时间围绕得荣县情民情、民生建设和产业工作等方面,认真调研青羊区近几年帮扶项目情况,形成初期评估,推动2023年20个项目继续实施。同时,两地多次召开有关会议,专题研究托底性帮扶工作,将第二批资金投入到产业、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等6个项目。2023年,青羊共投入帮扶资金5057.19万元,共计实施项目26个。

  2023年,成都市青羊区助力得荣挖掘和保护旅游资源,推动实施了瓦卡情舞花海4A景区建设、毛屋大峡谷开发项目等6个文旅项目。围绕得荣优质旅游资源建圈强链,组织考察调研毛屋、下拥、子庚老村、土改、扎叶贡等村落,深入调研“一村一民宿”工作,初步形成了毛屋、因都、扎格3个试点方案。目前,毛屋大峡谷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餐饮、小卖部正在积极招商,随着全国旅游市场不断升温,文旅惠民效应逐步显现。

  同时,青羊区先后在得荣县投入财政帮扶资金796.95万元,实施了浪中村川贝母种植基地、“天玫”葡萄产业园等6个项目。其中,有别于从前挖好地、建好厂的“拎包入住”模式,“天玫”葡萄产业园和川贝母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均是“带资进场”,招引企业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帮扶资金更多起到扶上马、送一程的助推作用,项目存活率和资金使用效率大大提升,有助于当地老百姓持续增收。

  此外,青羊区第七批对口帮扶工作队重视资金使用效益,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严格资金监管,严格组织实施,在资金拨付程序上严格按照《青羊区对口支援得荣县专项资金共管办法》及青羊区援助得荣项目资金拨付审批单要求拨付资金。托底性政策出台后,根据两地要求形成了项目评审制度,规范了项目策划出台流程,从制度上进一步保障了项目的合规和后期绩效评估。

  聚焦民生 教育帮扶取得新成效 就业创业拓开新路子

  2023年,青羊区14所优质学校与得荣县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10多位得荣中学教师与树德教师师徒结对,通过“校对校”“点对点”精准结对帮扶,青羊区单位和企业与学校品学兼优学子结对认亲,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同时,为促进教育质量,青羊区每年选派成都树德本部优秀骨干教师赴得任教,建立“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机制,实施“共研+共培”得荣教师科研提升计划,有效促进得荣教育改革,建设直播教育,助力本地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出一支“留得住、带不走、拿得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得荣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备力量支撑。

  在就业创业方面,青羊区第七批对口支援工作队积极完善岗位精准对接机制,开展招工和求职信息共享互动,引导并支持得荣县劳动力转移就业。2023年共组织全县职业技能培训23次,培训985人,其中培训基地2次82人,线上线下招聘会4次、劳务洽谈会1次,向全县提供可选择就业岗位3000余个,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120人,赴支援方就业36人。

  同时,工作队充分结合得荣当地实际,积极探索高原葡萄、川贝母种植产业链与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深度绑定的新路径,试水“贝母银行”等创新收入再分配模式,让当地老百姓既可通过土地流转收获租金,又可通过基地务工获得薪金,还可通过固定分红获得股金。通过帮扶项目深度链接“人地产收”四个要素,用市场化资金运作手段回答市场化就业务工难题,解决招引产业项目存活率低、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难等问题。

  此外,按照“机构对口、行业相近、优势互补”原则,2023年,青羊区第七批对口支援工作队共组织青羊区12个街道、19个部门、14所学校、2家医院及20家企业与得荣县相应机构结成帮扶对子,巩固拓宽结对主体范围,创新丰富结对帮扶模式。目前,已争取青羊街道及部门等援助资金60余万元。

  据介绍,青羊区重视党建引领,创立第七批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并与3个乡镇6个行政村党建结对,先后走访调研20余次,帮助梳理产业发展思路,解决难题6个,形成2个帮扶项目。同时,工作队与当地形成“师带徒”21对,与民族家庭结亲40户,增进民族感情,提升对口帮扶工作的能力素养。

  青羊区派出一批一批的干部远赴得荣,从物力到人力给予全方位支持,形成双向互动、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了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