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青海湖高质量发展之“势”不可阻挡

发布时间:2024-03-20 15:35:00来源: 青海日报

  青海湖古称“西海”,蒙语称“库库诺尔”,意为蓝色或青色的湖。青海湖如一颗耀眼的蓝宝石镶嵌在高山、草原之间,其碧波连天、奔放壮丽的气势,油菜花海、万鸟翔集、湟鱼洄游的美丽景象,淳朴独特的风土人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夏之绚烂、秋之高远、冬之静谧的魅力,让人心向往之。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是水鸟重要繁殖地和迁徙通道的主要节点,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汽循环通道,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断巩固拓展。”省委书记陈刚提出,青海湖是体现“大美青海”气质与颜值的重要窗口,创建青海湖示范区是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举措。

  创建青海湖国家公园、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是青海立足新发展阶段,融入国家战略所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和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实践。青海牢记嘱托,不懈奋斗,青海湖区域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水质持续保持优良,高原独有的“草-河-湖-鱼-鸟-兽”共生生态链趋于平衡。《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名录》公布,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原有的72种更新至82种。同时,完成本底调查、范围分区、体制建设、保护修复、矛盾调处、监测监管、宣传科普和社区发展8个方面55项任务,形成65项成果,全面完成了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可以说,这是青海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记“国之大者”,高水平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的生动实践,是青海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动注脚。

  新征程,新起点,青海湖高质量发展之“势”不可阻挡。我们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凝聚合力、实干担当,守护好青海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探索建立“两山”转化运行机制,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点,带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破解保护和发展难题的新路径,形成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相融相生的“青海湖经验”,以更高视野推动生态理念交融共促。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从“共保共护”中探索“共治”,从“多方共建”中凝聚“共识”,共同走活“一盘棋”,共同守护好“碧波荡漾的青海湖”。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候鸟北归 青海湖进入“碧波荡漾”时期

    春分将至,沉寂了一冬的青海湖开始呈现出一片醉人的明媚与柔美。斑头雁、白鹭、渔鸥等夏候鸟陆续北迁而归,在青海湖上空低翔寻找“安家”的最佳位置,准备开启新生命的孕育旅程。[详细]
  • 青海湖,绘就人水和谐生态画卷

    扛起源头担当和干流责任,经过多年努力,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整体持续向好,流域面积稳定增加,水资源总量达到33.02亿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布哈河、沙柳河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 [详细]
  • 水鸟齐聚青海湖泉湾湿地 共绘春日生机图

    W020240314410185771466.jpg
    近年来,青海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一批生态修复项目相继实施,使青海湖新生水生态环境问题有效缓解,保护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青海湖湿地和水鸟栖息地得到进一步保护和恢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