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绿水青山生态美 山中宝石熠生辉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隶属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腹地,是涉藏工作重点县和革命老区,也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县域内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系统完备,素有“滇西北动植物基因库”“国宝滇金丝猴的乐园”的美称,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被认定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
近年来,维西县深刻领会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管护机制,坚决扛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和历史担当,让“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共识和自觉深深烙印在雪域傈乡干部群众的内心深处,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良好示范。2023年10月27日,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注重协同创新,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维西县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推动生态文明蓬勃发展。
创新绿色发展体系,出台《维西县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大力推进能源、产业、运输、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在“保生态”与“促发展”中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新路,生态经济效益取得了显著成效,被评为2021年云南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县”。
优化生态保护体系,探索建立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系列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城乡环境总体规划、“多规合一”等试点工作,实施县、乡、村、组四级生态环境网格化管理模式,选聘生态管护员11132名常态化开展巡山、护林、清河工作,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水平。
完善环境治理体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186人、三级林长198人,对全县大小河湖、林草湿地以及矿山进行全覆盖、常态化管控治理,全面加强河湖生态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实现不低于20%比例逐年递增。
保护绿水青山,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家园
维西县坚持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认真做好生态保护“加法”和环境污染“减法”,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维西。
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仅分布在中国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喜马拉雅山东南缘横断山系的云岭山脉当中,1996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2021年10月,自然资源部发布18个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向全球推介生态与发展共赢的“中国方案”,其中就包括云南滇金丝猴全境保护。滇金丝猴的保护成效就是维西县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案例。“20年前,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滇金丝猴一见到人就跑,大家跟了好多年才和猴子建立起‘友谊’。保护区刚建成时,村民的保护意识不强,我们挨家挨户做工作。通过多年努力,村民逐渐树立了保护环境的意识。”说到响古箐猴群,响古箐护猴队员余建华如数家珍。
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编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独特的生态系统、天然植被和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内滇金丝猴种群数量从2003年4群600余只增长到2022年14群2830多只。每年世界最高海拔水稻种质资源的活化石“老黑谷”采收后,攀天阁坝子成为了黑颈鹤、灰鹤、黑鹳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越冬“天堂”。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为主攻方向持续发力,提升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均达到Ⅰ类或Ⅱ类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稳定,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等级为优。
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修复,2020年以来,全县共完成11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1721亩,在长江流域开展增殖放流土著珍稀鱼类92万尾,完成义务植树1303万株、人工造林25.21万亩、森林抚育35.71万亩、石漠化治理30.12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2.4%。
“以前,因为伐木,塔城镇的大草坝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天然林禁伐后,经过几年的补植修护,绿色又重新回到了我们身边,很多外地游客也因为塔城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来,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县林草局工作人员浦文静说。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浦文静一直坚守在林业工作一线。
培育绿色动能,加快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立足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着力构建以绿色食品、生态文化旅游、清洁能源为主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不断加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探索,实现生态与经济同频共振。
着力打造有机特色农业,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冰葡萄、糯山药、老黑谷、傈家乌鸡、生猪、肉牛等特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全县共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78个。其中,维西糯山药、维西老黑谷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维西傈家乌鸡”进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单,维西当归、维西百花蜜获国家地理标志认定。
加快推进生态旅游融合,以生态为依托、以民宿为载体,全力推进滇金丝猴景区、南几洛九湖一山等景区旅游开发,积极探索“生态观光、田园生活、康养休闲、民俗节庆深度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提升人居环境,着力打造高原绿美傈乡
维西县坚持城乡一体规划建设,深入实施绿美维西、美丽县城和美丽乡村“百千万”示范工程,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面貌。
系统推进美丽县城建设,深入开展绿美县城、绿美乡镇、绿美交通、绿美校园等“九大绿美”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生态,全县城区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12平方米,实现“城在绿中、园在城中、城绿相融”,先后获得云南省美丽县城、园林城市、卫生县城等称号。
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全面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1.01%,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置。总结“一角钱工程”实践经验,在全县推广建立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收费制度,通过群众自筹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一部分、社会支持一部分的“四个一”方式,积极拓宽资金渠道,较好破解了乡镇“两污”设施运行、人居环境治理经费保障不足的问题和困难。
着力激活群众主动参与环保意识,坚持党委、政府引导,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开展最美城镇、最美村庄、最美家庭、最美人物“四美创建”过程中,制定维西县农村人居环境“八字”要求,围绕“激、拆、围、清、建、引、业、治”等8个方面进行评比示范,实现了少花钱、不花钱也能办成事,有效改变了群众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形成了人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良好氛围。该县人居环境整治“八字”要求工作做法,得到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认可,成为全省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典范。
坚持生态优先,推动实现绿色经济崛起
维西县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算好“生态账”、走好“生态路”、打好“生态牌”,走出一条涉藏地区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群众幸福感高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促互赢。
立足资源优势,激发产业活力。云当归、秦艽、藏红花、重楼等中药材和核桃、杂粮等绿色、有机农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建成中药材、稻田养鱼、冰葡萄、水果等一批产业基地,先后被列为云南省干果基地示范县、核桃产业特色经济县。冰葡萄酒、中药材加工等特色生物龙头企业蓬勃发展。
提炼特色价值,建设宜游维西。突出民族文化多元、产品有机生态、森林资源及山水林田河融为一体的独特风光,积极开发、保护和运营滇金丝猴景区、同乐傈僳古寨等景区景点,举办丰收文化节、黑谷文化节、情人节、傈僳族阔时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推动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2022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9.26亿元。
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经济。以电站为重点,积极推进水电开发,全县发电量突破70亿千瓦时、产值达到20亿元,相当于节约210万吨标准煤,减少58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依托丰沛的水能资源,严格落实“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总要求,根据国家政策大力发展水电经济。澜沧江流域里底、乌弄龙水电站稳定运行,在建的托巴水电站成功实现围堰截流,预计今年建成投产。
下一步,维西县委、县政府将始终坚持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守土之责、也是发展所需、更是民心所向,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毫不动摇地把生态保护作为必须坚持的第一原则,努力把良好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着力打造滇西北生态文明建设高地,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清新、美景永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雪顿牦牛乳业在甘肃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成功挂牌
1月19日,甘肃雪顿牦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甘肃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成功挂牌。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李亦军,甘肃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梁虎堂出席活动。[详细] -
甘孜州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亿大关 州统计局召开2023年度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
2023年全州经济恢复向好,生产供给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13.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亿元,达到54.69亿元。[详细] -
甘孜州开展农技培训 助力乡村振兴
近期,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果蔬团队围绕芦笋、草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邀请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专家韦树谷和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正高级专家秦燕在海螺沟磨子沟村开展农技培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