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以“旧”换“新”记者岗位 触摸时代温暖脉搏

发布时间:2023-11-08 16:04:00来源: 甘孜日报


图为记者甘超在基层采访。

  去年,正从事电视记者工作的我通过了甘孜日报社的考调考试,来到了报社这个大家庭工作。真的来到甘孜日报时,发现在一群年轻但干练的同事面前自己完全是个“小白”,写第一篇稿件时真有点战战兢兢、无所适从。

  自己之前在稻城县融媒体中心一直做的记者、编辑工作,但是报社稿件的写作手法与电视稿件完全不是一个“路数”,需要对词语的组合更加严谨、规范。另外,外出采访时更多的是一个人的“战斗”,不像在稻城县融媒体中心经常两两组合,靠着同事帮助,还能掩盖自己一个人采访时不善交流的缺点,这些“新”情况都给了我更多的锻炼与挑战,促使我走出习惯的“舒适区”,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积极融入报社这个更高水平的工作舞台。

  记得今年8月我接下了“任务”,走进“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现场,看到在灾后恢复重建的近一年时间里,受灾群众的前行之路上,一幕幕美好愿景正成为一帧帧幸福实景。在得妥镇天池山村村民刘林军家中采访时,他说:“地震发生后,看着自家房屋受损,心里一下没了主意,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没有镇上干部的关心支持和全力帮助,我们不可能这么快就住进新房,真心感谢党和政府!”在磨西镇采访得知,面对灾情,周边的村民当即主动请缨,纷纷出车,组成志愿服务车队,助力救灾物资运输的故事。听着村民的讲述,我也深深为灾难面前的真情感动,也被灾区人民乐观向上、团结感恩的精神所触动。

  纸上波澜,笔底春秋。这一次次灾后恢复重建采访经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每一个故事和片段都有血有肉,每一段历史都值得去铭记。此外,我也深刻明白有的新闻是热点时报道的人多,但是冷下来的后续报道就少了,新闻采写要学会在“冷点”观察,从中“挖”出“金矿”。

(责编: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