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同脉 鲁青情深——山东省对口支援海北州工作综述
海北州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山东援青干部管理组提供
威海名师赴门源高中送教讲学教研活动。
鲁青眼科医院援青医生在进行白内障手术。
一个地处青藏高原,青海湖畔;一个位于华北平原,渤海之滨。
黄河奔腾东去,缩短了时空,将两地紧紧连在一起;对口支援建设,拉近了感情,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和山东省人民的心贴在一起。
13年来,山东省累计落实援助资金25.54亿元,实施援建项目241个。80%以上的援建资金投向基层、80%以上的援建资金投向民生,有效促进了海北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实现了“海北所需、山东所能”的郑重承诺;
13年来,先后选派五批2100多名干部人才,怀着对高原人民的深情厚谊,秉承“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青精神,对海北州倾情奉献,展开了全方位支援,为推进“一优两高”和“五个海北”建设贡献了援青最大力量;
13年来,累计举办培训班700余期,为海北培训各类干部人才2.1万余人次。为海北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留下了一批带不走的人才。
始终以项目为抓手
夯基固本积蓄新势能
山东省坚持助推海北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四种经济形态”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走进海北州刚察县哈尔盖镇果洛藏秀麻村,标准的牛舍、羊舍、遮雨棚、贮草棚建筑格外醒目。
“村里的合作社成立后面临资金困难,我们及时申请了山东援建项目资金。今年初,全新的养殖场正式投入使用,为我镇打造千只白藏羊养殖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刚察县哈尔盖镇党委书记南久多杰说。
南久多杰口中的养殖场,是山东省聊城市对口支援建设的果洛藏秀麻村村级生态畜牧业集中规模化养殖基地。
2021年,援青干部管理组了解到当地的发展情况后,拿出援建资金1000万元为该村建设高标准养殖基地,支持村合作社由传统的散养模式向集中式、规模化“半舍饲养殖”转变。养殖基地投入使用后,年可育肥出栏牦牛150头、育肥羊出栏1350只,村集体经济收入将从原来的不足20万元提升至60万元以上。
“十四五”以来,山东省共计安排援建项目53个(含续建项目),累计投入资金5亿余元。13年来,建设海北州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和77处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6个规模化养殖中心。连续开展“千牛万羊进山东”等活动,累计销售额6.2亿元,带动农牧民增收7500余万元。
全面加强智力帮扶
留下带不走的人才
“山东援青干部管理组一直把人才智力帮扶作为打基础、利长远、求突破的攻坚方向,探索有效形式,建立长效机制,为海北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山东第五批援青干部领队,海北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荣红智说。
作为援青医疗团队中年龄最小的医师,临沂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聂娇却已经是第二次来到海晏县人民医院进行帮扶。
“一入晏医门,就是晏医人”。援青专家聂娇牢记援青使命,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把精湛的医技、高尚的医德、无微不至的服务奉献给当地人民群众,赢得一致认可,为进一步提升当地医疗服务能力,贡献了临医力量。
按照山东援青“十四五”规划部署,实施鲁青名师名医工作室建设工程,注重引进各领域人才开展智力帮扶和“组团式”服务,建立“一对一”导师培养机制带培海北骨干教师和本土医师。这是山东提升人才智力帮扶工作的一项新举措,是发挥山东人才智力优势、加快青海海北州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海北自身“造血”能力的又一途径。
2022年7月5日,海北州鲁青名师名医工作室集中授牌。援青“鲁青名师名医工作室(消化内科)”挂牌成立,聂娇作为工作室负责人表示,名师名医工作室人才团队要牢记初心使命,立足实际、细化任务,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要坚持创新引领,团结带领团队成员深入钻研业务、提高技能水平。
山东援青把人才智力支援摆在对口支援工作的首位,组建“山东援青人才库”,完善“鲁青高原生态农牧产业专家工作站”,该站入选“2022年度青海省昆仑英才十大特色人才项目”。创办“鲁青教育论坛”,实施“远程智慧援教工程”,创新开展“医教协同”,协调对接人才智力项目60余个,柔性引进120多名专家人才服务海北发展,“鲁青眼科医院项目”跻身全省“十大特色人才项目”。推动“海北州鲁青高原生态农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组建团队13个,聘任专家50余人。组建“海北州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引领区专家智库”,入库专家43名。
“门源县鲁青高级中学项目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9月份将迎来第一批高中生。”鲁青高级中学校长宋献经自豪地介绍说。同时,山东援青在海北州实现了162所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全覆盖、校园文化建设全覆盖。鲁青教育“加速度”得到高度认可,得益于山东援青深入践行“智力帮扶是大援助”的理念。
如何创新智力帮扶模式,不断增强内生动力?近年来,山东援青向最关键处发力:持续深化“组团式”教育、医疗帮扶,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成立海北州干部人才“组团式”援青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校长+教务主任+骨干教师”模式,采取“以院包科”和“一对一”“一对多”“团队带团队”等形式,培训帮带当地教师、医疗人才230余人。此外,山东援青以智力帮扶为导向,发挥“小组团”优势,提升培训实用性,搭建新型引才引智平台,逐渐在海北州形成了多层次人才帮扶模式。
注重抓好产业发展
助推海北乡村振兴
山东省注重把产业帮扶作为对口援建的关键举措,围绕生态畜牧、文旅、特色种(植)养殖、康养、会培等产业,深入实施“五大产业支持计划”。累计投入援青资金7.46亿元,实施产业项目60个,签订合作项目142个,金额477.56亿元。海北州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科技示范园、海晏县绿色文化产业园、两弹一星干部学院、鲁青高原康养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运,为推进海北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特别是‘十四五’以来,聚焦产业‘四地’建设,实施援建项目19个,总投资1.72亿元,2023年12个产业援建项目已开工建设,青岛房建公司小拉洞峡旅游开发项目、海晏县‘金屋顶’光伏项目投产运营,海北州创业孵化基地、祁连县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园相继投入使用,助推海北产业‘四地’建设全面起势。”荣红智说。
以援青产业扶持资金作为“输血机器”,以产业增值收益打造“富民引擎”,海北州乡村振兴的路子也越走越宽:立足高原冷凉气候资源优势,建设门源县冷水鱼繁育和育苗基地项目,组织集体经济较弱的13个行政村使用2300万元援青产业扶持资金入股,仅2022年分红就达52万元,村民走上了铺在家门口的“致富路”。
山东援青不断强化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市场等“全链条”支持,一手抓产业促发展,一手抓乡村促振兴,已培育企业7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1个,实施相关项目15个。
前不久,2023年海北州招商引资暨优势特色产品推介会在济南成功举办,推介会共签约项目36个,意向金额10.13亿元。招标完成全国最大的单笔鱼苗采购项目——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1000万元采购门源鱼苗。青海好朋友乳业公司一期投资5000万元的娟珊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在海晏县开工建设。
黄河同脉,鲁青情深。鲁青两地心心相通、携手共进,沟通联系和交流合作不断加深,谱写了一曲感人的援青乐章。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省海北州:山东青海携手点亮高原文旅经济
仲夏时节,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百里油菜花海仿佛铺在大地的金色画布,与绿色的草原和连绵的雪山形成鲜明对比,共同勾勒出一幅绝美的高原风光油画。[详细] -
山东援青让青海湖北岸“海滨藏城”“畜”势勃发
村里的合作社成立后面临资金困难,我们充分发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优势,及时申请了山东援建项目资金。今年初,养殖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现在我镇打造千只白藏羊养殖基地的信心更足了。[详细] -
情谊暖高原 健康花盛开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三年时间不长不短,从齐鲁大地到青海高原,山东援青“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奔忙在祁连山下。[详细] -
三载祁连情满园,遍开齐鲁援青花
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第三批81名援青干部人才踏上了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征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