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抵达冷湖,地球与火星在这一站相望

发布时间:2023-08-09 16:03:00来源: 青海日报


火星营地。


星空下的营地。


太空睡眠舱。马振东 摄


景区深处的火星湖。除署名外图片由冷湖火星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千年前古人曾向天发问。2023年7月23日,承载着中国人执着探索的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已过去整整三年。经过漫漫征途,5500万公里外的火星已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一座小镇因其独特的雅丹地貌,被称为“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冷湖,一个听起来陌生又“寒冷”的名字,亦可从中感受古人跨越千年的“天问”之旅。

  “移民火星”,一条别具一格的城镇转型新路径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位于甘、青、新三省区交界处。20世纪80年代,这里的石油开采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陷入寂静的小镇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石油工人,又因为规模宏大的雅丹地貌,迎来一批批探险家和科研人员。他们认为此处“犹如外星表面”,称冷湖镇为“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之一。此后,冷湖地区通过融合地质考察、冷湖实验室等多种科普方式,成为火星及科幻爱好者的乐土。

  冷湖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这里是全国著名的四大油田之一,“到柴达木去,到冷湖去!”的口号一度响彻全国,冷湖最繁华时有近十万人,车辆来往不息,热闹繁华,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随着石油开采量的减少,石油工人撤离冷湖,当地人口越来越少,曾经的冷湖行委变成了冷湖镇。2020年,镇上常住人口不足千人,接近空城。

  如何寻求冷湖发展的新机遇?成为海西州政府持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怎样把人留在冷湖?当地政府将目光转向第三产业。独特的自然资源成为政府寻求发展的突破口。文旅融合,为冷湖城镇转型找到了一条“芳菲”路径。

  2017年8月,“冷湖火星小镇计划”正式启动,由冷湖火星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策划、投资并运营管理。通过政企合作,引入专业运营商,结合当地资源特色,以“文化提炼品牌、体育打造形象、旅游落地发展”为指导方针,为冷湖火星小镇量身打造了以科技为核心,科普、科幻、科创为辐射的IP运营方案。

  自此,沉寂许久的戈壁小镇再一次迎来曙光。

  盛夏七月,记者驱车前往冷湖,只为探寻冷湖蝶变的奥秘。

  沿着215国道驶入火星一号公路,汽车在颠簸的路面上奔驰,与其他地方不同,为了保护当地生态,这条火星一号公路其实只是戈壁滩上简单开辟的小路,车窗外戈壁滩荒凉无垠,千百年来穿越戈壁的“风斧”将大地雕刻得怪异嶙峋,这里能看到全中国最丰富的雅丹地貌,也难怪被称为“最像火星”的地方。

  随即一个半小时后,在戈壁腹地一处稍显平缓的平台,我们看见此行的目的地——冷湖“火星营地”。硕大的白色集装箱置身荒芜的戈壁滩,恍惚间令人感到真的置身于某部电影中的外太空基地。

  冷湖火星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袁振民介绍:“这里是中国首个火星科技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占地面积约5.3公顷。”

  科技赋能,通过“北斗+5G+旅游+生态”的多元融合应用,冷湖火星小镇或将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火星科创旅游目的地。

  未来已来,科创赋能打造国内独有火星体验目的地

  “我们的建筑风格是模拟未来人类移居火星后的生存环境,有‘总部大楼’‘火星舱’等。”顺着袁振民手指的方向,才发现,原来那些白色集装箱正是营地建筑的主体。

  “到达‘火星’后,工作人员首先为每位到访的‘探索者’颁发‘火星护照’,这是他们的身份凭证。之后,‘探索者’将体验特色课程——‘模拟火星着陆计划’实验。”跟随袁振民来到“总部大楼”,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类数据,向游客科普火星知识,同时也提示着景区注意事项。

  和大多数旅游景点不同,火星营地更加注重科普教育,寓教于乐才是景区的核心内容。

  “冷湖火星小镇的科普IP建设以培训火星移民工程师为核心。”临近中午,端上一杯“火星土”咖啡,看着窗外“火星”景观,袁振民打开了话匣子:“我们特有的火星小镇STEM(科学(S)技术(T)工程(E)数学(M))教育课程均由公司聘请相关项目的专家,如天文学家、行星科学家、生物圈设计师、火箭工程师等设计,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火星移民工程师STEM教育课程以2040年人类在火星和平谷地建设“火星移民先锋营地”为总目标,围绕“生命科学、天体物理、航天器设计、地球物理、计算机工程”等领域,针对青少年群体设计、研发,培养其跨学科、探究式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以冷湖火星营地情景带入、体验式教学的形式,激发他们探索宇宙边缘的兴趣。

  在这里,营员可以住在太空睡眠舱里,参加火星营救等体验项目,还能品尝到特有的“火星大餐”——各类有机食物,深度还原宇航员在太空中的食品。除此之外还可体验着宇航服漫步,模拟失重环境,沉浸式体验火星登陆,完成“火星任务”。除了对青少年的科普体验教育外,火星营地还为成年人提供穿越探索、物资输送等体验项目。

  “成功抵达‘火星’的‘探索者’,会收到一份任务书:地球上送来的一批物资,穿过‘火星大气层’后,遇到意外,设备已经查探到物资掉落点,现在需要大家按照给定的坐标,前去收集物资。”袁振民说,为了打造这一体验项目,公司聘请了武汉大学专业的技术团队,量身打造了集北斗、5G、高精度地图、电子导航、电子救援为一体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游客仅需手持导航设备,就可了解自己的实时位置,与下一个物资存放点距离,整个精度误差小于一米。

  袁振民介绍,打造这一管理平台,一方面是为了让游客能操作高科技设备,增强体验感,另一方面,整个景区面积大,为防止游客出现意外,景区也将实时监控游客位置,为游客人身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以文塑旅,冷湖火星小镇讲好特色科幻故事

  今年上半年,冷湖镇接待游客3.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580万元,其中,火星营地共接待2.1万余名游客。当地预计,到2030年冷湖将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将超过4亿元。

  当地政府的自信从何而来?日前,刚刚落幕的青海冷湖(2023)科幻文学影视高质量发展大会或许能给我们带来答案。

  2018年9月15日,为贯彻落实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奋力推进冷湖文化旅游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建设冷湖科幻文学创作基地,打造冷湖火星小镇旅游和文化品牌,冷湖科幻文学奖应运而生。

  在推动冷湖科幻IP建设的同时,冷湖将为国内原创科幻作者提供一个崭新创作平台,为科幻产业化开辟全新模式,努力将冷湖奖打造成为发展中国科幻软实力的主阵地。目前,冷湖奖已经成功举办六届。

  刚刚落幕的青海冷湖(2023)科幻文学影视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幻作家、影视剧编剧导演、科普行业专家等齐聚一堂,共话科幻文学影视发展新愿景。

  “青海冷湖的科幻特色资源禀赋,高度富集、独具魅力,为科幻文学影视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厚资源。”通过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用文艺方式讲好“冷湖科幻故事”“青海特色故事”,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作为“冷湖科幻文学奖”创始人之一,“冷湖科幻文学奖”评委,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坦言:“中国的科幻事业是靠一批真诚的科幻迷、科幻志愿者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如今,中国科幻人建设的科幻文化活动和科幻类奖项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中国科幻作品也逐渐走进了影视。冷湖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他看到冷湖因科幻IP的打造,实现了从地下到地上再到星空的华丽转变,感到非常欣喜。

  以文塑旅,随着冷湖的热度不断上升,打造另一张青海旅游“金名片”已不再是一句空话,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一届“冷湖科幻文学奖”的举办,这座戈壁小镇必将为更多人所熟知,从而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冷湖不冷,在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冷湖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资源枯竭地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变革之路。

  未来已来,看戈壁今朝,在科普、科幻、教育、文化、体育、旅游多产业融合的基础上,一座“瀚海明珠”正冉冉升起。

  手记:锚定星辰大海

  “冷湖不冷!”这是一句挂在当地人口头的话语,回望过去,这里曾是共和国四大油田之一,一句“到冷湖去”响彻全国,天南海北无数带着梦想的年轻人扎根在这里,为祖国奉献热血与青春。

  这里地广人稀,气候恶劣,但这片瀚海戈壁激励着几代人奋发有为,筑起勇于奋斗、生生不息的精神“制高点”。

  当这里资源枯竭,往日辉煌不再,留下来的人,将目光从辽阔的大地投向广袤的星空,于是这座戈壁深处的小镇,在向着星辰大海进发的道路上迎来了重生。

  从之前几乎完全依赖矿产资源,发展各种“资源型”产业,到如今靠着经营“山水人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大胆尝试,让冷湖尝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甜头,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资源型城市深度转型。

  俯瞰戈壁,俄博梁雅丹地貌、星光大道戈壁、土星环沙丘,地表星辰和星辰大海组成的“外星球体验场”……正是这些绝美的自然奇观让冷湖在发展中开出新路径、焕发新气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在传统资源型经济转型之路上,冷湖通过大胆探索,使得生态旅游在工业产业的“废墟”上开花结果,新发展理念在瀚海戈壁中幻化出勃勃生机和无限希望,冷湖在探索打造科幻、科普、科技IP等诸多鲜活实践中,践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再次印证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重要论断。

  “山”呼“海”应,未来可期!穿越戈壁的“风斧”历经千年将这片辽阔的大地雕刻得怪异嶙峋,又因这种怪异嶙峋,使得这里萌生了与火星相望的念头,自此一条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路,起步瀚海戈壁,锚定星辰大海,正在新时代的征鼓激励中勇毅前行。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