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青海湖沙区生物治沙技术取得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3-03-14 09:00:00来源: 新华社

  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了解到,经过四年科技攻关,由青海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的青海湖沙区“植物活沙障”系列技术最近通过专家组验收,相关成果在实践中成功应用,为高寒沙区防沙治沙提供了技术支撑。

  青海湖周边沙区海拔约3000米,属高寒地带,氧气稀薄,风大天寒。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受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人为放牧共同影响,湖边土地加速沙化,形势严峻。


这是青海湖布哈河湿地一景(2020年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青海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登山已连续30多年参与、主导青海湖沙区治理项目。张登山介绍,新突破来自2019年启动的“青海湖东综合防沙治沙及沙产业试验示范”项目,课题组在以往大面积固定流动沙丘的基础上,探索选育新型植物品种,把麦草沙障替换成“植物活沙障”,发展沙产业,实现更大生态、经济效益。

  据介绍,项目遇到的难题有四个:一是风大,苗木难以扎根;二是土壤层较薄,难以保水保肥;三是紫外线强,地温低,苗木成活不易;四是鼠兔等野生动物刨食,苗木难管护。


游人在青海湖畔的油菜花田边赏花留影(2022年7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大千 摄

  “2020年春,团队尝试在春季第一场透雨后的三五天内播种栽苗,当年植物成活率超过85%,由此确定了有利于苗木扎根的最佳种植时间。”张登山介绍,“植物活沙障”是“燕麦沙障+乌柳”“燕麦、冰草沙障+花棒”和“燕麦、多年生牧草沙障+菊芋”等种植模式的统称,这些乔灌木树种与草本植物优势互补,形成规模,锁住了土壤层水分,有效抵御了干冷气候。

  树种选育是项目成功的又一关键要素。张登山说,科研团队分析青海湖地区树木生长的关键限制因子,对植物的高海拔环境适应性进行评价,重点攻关树种筛选与繁育技术研究,“开始试种的沙冬青、板蓝根等,都因根茎易被鼠兔刨食而淘汰”。

  在项目实施期间,青海湖东建立了乡土植物种苗繁育基地20亩,试验示范区面积1000亩,“植物活沙障”成活率达90%,保存率达85%。来自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的验收专家组认为,新选育的灌木、中药材、草本植被在示范区的种植平均盖度达65%,表明“生态+经济治沙”的方向准确可行,系列技术成果有很大推广应用价值。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湖畔治沙见闻:打造中国第二个塞罕坝

    青海湖流域是国际候鸟迁徙通道和国际重要湿地,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其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影响本流域,且对周边地区有举足轻重的控制及调节作用。[详细]
  • 青海湖畔治沙人

    在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克图国家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樟子松、青海云杉、柠条、乌柳等树种生机盎然,郁郁葱葱。这块湖滨沙地如今逐渐成为一片沙漠绿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