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从新起点出发,九寨沟迈向“世界级”

作者:杜杰 发布时间:2023-02-27 10:19:00来源: 四川日报


近日,游客在五花海前拍照。梁枫 摄

  2月14日,来自辽宁的游客郭婷和男友在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的五花海栈桥上拍了一组照片发在朋友圈,并配上文字:“兔年第一站,打卡九寨沟。”

  在九寨沟从事跟拍摄影的郎介觉得最近“没那么好拍了”,“这段时间,尤其是春节期间游客明显增多,没法慢慢构图取景了。”

  数据为证:今年1月,九寨沟接待游客12.67万人次,分别较2020年、2021年、2022年同期增长200.9%、1356.3%、509.1%,较2017年“8·8”地震前同期增长12.6%。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名扬天下、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以九寨沟—黄龙、三星堆—金沙遗址、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为重点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

  重任在肩,五年间历经地震、疫情影响的九寨沟景区,站上一个新起点。如何抓住旅游业复苏的机遇,向“世界级旅游景区”加速迈进?

  客流加大

  节假日成复苏“催化剂”

  节假日是旅游业复苏的“催化剂”,最近的游客高峰就出现在春节期间。今年春节假期,九寨沟累计接待游客62761人次,其中,连续三天接待游客人数均过万。

  肖燕在九寨沟景区从事旅游引导讲解已经有21年。今年春节,她又随身带上了金嗓子喉宝——讲解班次多了,嗓子都说得干疼。肖燕说:“有两三年没有出现这种症状了。”

  在九寨沟景区开了24年观光车的司机赵四月给记者算了笔账:今年春节期间,乘坐观光车的游客排起长队,一两分钟坐满就走,“每1公里收入0.35元,一天可以开三四百公里路,收入不错。”

  假期后,入园游客人数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阿坝旅游网游客大数据平台数据显示:2月14日上午11点40分,九寨沟景区购票人数2724人,已入园2515人;2月18日下午3点40分,购票人数达到4082人。

  “九寨沟旅游目前正处于一个理性增长的恢复期,预计今年夏季会成为一个‘爆点’。”九寨沟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王剑说。

  “九寨沟最美的样子在夏季,接下来游客会越来越多。”赵四月也盼着接下来能更忙碌一些。

  市场激活

  设施服务都在提档升级

  随着景区复苏,景区周边的商家也行动起来。

  在景区内,郎介的摄影生意开始好转,“一张照片20元钱,跟拍根据具体拍摄需求收费。今年春节期间,每天能挣上千元。”

  在景区外,位于九寨沟县漳扎镇的省级旅游度假区九寨鲁能胜地,距离九寨沟景区仅8公里,去年全年总接待量为19.8万人次,今年春节假期接待量便超过2万人次,3家星级酒店入住率达到七成以上。

  “我们还对服务内容进行了拓展,比如过年时带着游客与镇上老百姓跳锅庄、吃藏餐、转山。”四川九寨鲁能生态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运营中心负责人邱兆龙说,这既增强了游客体验感,又带动了当地百姓增收。

  依托九寨鲁能胜地与九寨沟景区形成的“双峰格局”,越来越多的漳扎镇群众吃上旅游饭,在镇上开餐馆、搞骑马观光、进酒店做服务。

  “我们还将定期为村民开展厨师技能、旅游服务等实用技术培训班,为迎接更多的游客做好准备。”漳扎镇朗寨村党支部书记张兴明说。

  信心更强

  多方面“利好”不断释放

  在九寨沟县漳扎镇漳扎村98号的民宿镜水云居,成都老板冯江元正忙着装修藏餐厅。去年6月份他开起了咖啡厅,今年他又租下了民宿旁边的400平方米空地,准备开设“围炉煮茶”。

  当前,借助“九寨沟”“大熊猫”“金丝猴”三大品牌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九寨沟县正主动融入全省、全州旅游总体布局。

  开通九寨全域旅游直通车、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全域旅游服务中心、推出全域旅游景区VR游览平台和“5G游九寨”旅游小程序、引导支持宾馆饭店和旅游民宿提档升级、开发92个系列1800余种特色文创产品、优化7条全域旅游精品旅游线路并串联“1+12”个景区……九寨沟县在基础设施、旅游接待、供给体系等全方位提升,推动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九绵高速、九武高速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成兰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今年开通,交通领域的好消息进一步提振了旅游业的信心。

  揭秘星空下的九寨沟、巴蜀文旅国际大讲堂走进九寨沟、杭州地铁点亮九寨沟风景、冰瀑节……一系列对外营销,正进一步擦亮九寨沟名片。

  与此同时,九寨沟县还推出了12个新景点、7条精品旅游线路、17个乡村旅游综合体,星级酒店和民宿床位由5年前的1.83万张增至目前的2.16万张,提档升级的设施和服务,为更多游客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