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发现长江源区古冰川遗迹
据长江科学院30日消息,日前,2021年长江源综合科考队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多彩乡索布查叶科考时,发现一处长江源区古冰川遗迹,这是第四纪冰期被冰川长期覆盖留下来的遗迹。
据介绍,索布查叶冰川遗迹冰舌从海拔5876米的然哲嘎拉雪山群的山顶延伸至长江一级支流聂恰曲,其间的灰岩地貌被冰川侵蚀成一条长近20千米的冰谷。索布查叶冰川遗迹的形成主要是源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因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并达到临界高度,并形成高原季风,高原季风的形成改变北半球大气环流而形成。
索布查叶冰川遗迹是长江源区最大、最长、最典型的一块遗迹。它从海拔5876米的然哲嘎拉雪山群巅伸入聂恰曲中,现在随着全球气温的暖湿和间冰期的到来,冰舌逐渐消融。
据2021年长江源综合科考队科研人员介绍,这一典型地貌为探寻长江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也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又增添了一处科普教育基地。(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我国科研人员为冰川“巧盖被子”遏制其消融之势
经过近半年试验和研究,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科研人员发现,利用人工措施,为冰川“盖被子”,能够在冰面阻挡太阳辐射和冰面的热交换,达到减缓冰川消融之势的目的。[详细] -
三江源冰川科学考察取得新进展
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了解到,10月31日,三江源冰川科学考察分队在黄河源区阿尼玛卿冰川积累区顶部海拔近6000米的钻取点,成功钻取一支总长度为170米的高质量山地透底冰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