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澜沧江边一所“照亮梦想”的学校

发布时间:2021-03-05 11:06:00来源: 青海日报


漂亮的学校。樊成岩 摄

  寒冬里的澜沧江畔,飘着细碎的雪花,比以往更显萧瑟。但走进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的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玉树实验学校,却感受到了阵阵暖流。

  崭新的教学综合楼和教师宿舍楼,卫生干净的学生食堂、宿舍、公厕,高科技的教学多功能室、以及宽敞的操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让人很难相信这样一所“高大上”的学校居然坐落在澜沧江畔的大山深处。

  站在教学楼顶向远处望去,才发现学校四面环山。谁能想到,在这样一个连快递都到不了的地方,高质量的现代教育会“落地生根”。

  玉树州教育局局长吉洛介绍,学校前身是玉树州第五民族寄宿制高级中学,2018年通过利用北京市教委、首都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的资源优势,将学校托给青海师范大学,更名为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玉树实验学校,采取“协议管理,整体委托,自主办学”的方式管理。目前学校建筑面积41096平方米,可容纳2000余名师生学习生活。

  2018年11月提出规划,2019年1月制定出建设方案,4月份开工建设,到2020年8月落成……翻开学校的建设日程表,让人不禁感慨飞速高效的建设速度。

  这速度来自于“教育援玉”的力度,来自于国家和省上,以及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玉树实验学校校长樊成岩说:“感恩国家的好政策,才让牧区的孩子能在一所这么漂亮的学校里学习。”

  2020年9月23日,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玉树实验学校举办了开学典礼。整个囊谦县都热闹了起来,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家门口来了一所西宁的好学校。

  578名学生来自玉树州各个县,可他们的入学成绩并不高,这让校长和老师感到压力很大。

  但是孩子和家长们的举动,让老师们重新充满了信心。

  “最远的县距离学校有500多公里,家长和孩子凌晨三四时赶过来的。到学校后,他们把随身带的哈达搭在大门上,不计其数的哈达挂满了学校的门头,这是我见过最美的学校大门。家长见到老师都会鞠躬问好,孩子也一样。这是他们对学校、对老师的最高的礼遇。”樊成岩深受感动。

  在校园里,孩子们和老师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感恩。“在如此偏远的地区,孩子们可以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都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教育的结果,而我们坚信这里的孩子一定可以实现人生的梦想,走出大山,回报祖国。”这是几名班主任老师共同的观点。

  走进教室,微课、直播、在线课堂、同步交互,现代化的智慧课堂也让高原学子“大开眼界”。

  樊成岩说,孩子们都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们在课堂上都是自觉认真学习,根本不需要老师督促,孩子们的努力,让来这里支教的老师也感到欣慰。

  杜先冬和李孟秋是这所实验学校的老师。他们也是第一批申请来到这里为牧区支教的一对夫妻。临近春节的时候夫妻俩都没有回去,还在为学生辅导功课。“在这里支教,学校为我们尽量创造了较为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我们愿意为提升当地教育水平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