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三江源头,青海全力保护“地球之肾”

发布时间:2021-02-04 15:07:00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湿地与水”成为今年湿地日的主题。位于三江源头的青海省通过政府与民间共同发力,全力保护“地球之肾”。

  藏族牧民才仁旦周家住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隆宝镇措桑村,2018年他成为隆宝自然保护区生态管护员。位于三江源腹地的玉树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4年,是我国第一个以黑颈鹤及其繁殖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夏季,隆宝滩大面积的湿地让很多鸟类在这里筑巢安家,我们希望鸟类把美丽的隆宝当成自己的家。”才仁旦周说。

  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孕育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被誉为“中华水塔”“江河之源”。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沼泽广布、雪山冰川发育蔚为壮观的湿地生态景观。目前青海省湿地资源面积为814.36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5.19%,湿地面积居全国第一。建有三江源、祁连山2处国家公园,青海湖鸟岛、扎陵湖、鄂陵湖3处国际重要湿地,8处湿地型自然保护区、19处国家湿地公园、32处省级重要湿地。

  “十三五”期间,青海省落实各类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资金5.8亿元,实施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退耕(牧)还湿、小微湿地试点建设等工程项目111个。仅在2020年,落实湿地项目资金13458万元。“通过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林业部门修复了一批退化湿地,提高了高原高寒湿地、江河源头水源涵养能力,改善了部分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处处长马建海说。

  2015年,青海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湿地生态管护员制度,在三江源综合试验区22县区内共设置963名湿地生态管护员,每人每月工资1800元。

  55岁的祁统良家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磨尔沟村,南门峡风景瑰丽,生物多样性丰富,境内有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9年末,南门峡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成为“国家湿地公园”,祁统良也被政府聘为湿地生态管护员。“我们每个月巡护时间达到20天,巡护时,我们也会做好日志,记录看到的赤麻鸭等鸟类数量。”祁统良说。

  青海互助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主任曹选泰说,南门峡湿地公园是互助县第二大水源地,保障着1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在这里,像祁统良一样的管护员就有10名,来自互助县南门峡镇和台子乡的19个村,管护面积达1.826万亩。

  对于省会城市西宁的市民来说,“看得见山,望得见湿地”让市民幸福指数倍增。

  2014年,西宁市湟水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北川片区项目启动,一片富有城市特色的滨水休闲区代替了曾经的污水与荒滩。冬季走进该湿地公园,不知名的小鸟在公园内嬉戏,沿途散步的市民不禁感叹:高原古城西宁越来越宜居了。

  2018年底,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成为“国家湿地公园”。每到夏季,园内绿苇环抱、鸟语花香。公园还发挥着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促淤造陆、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重要作用。

  为了让更多孩子意识到保护湿地重要性,湿地保护教育进入青海中小学课堂。2019年3月,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中学成为西宁市首家“湿地学校”。目前,青海省林草局支持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等单位共同编制湿地自然教育案例、自然教育读本、湿地鸟类图册等,进一步推进自然教育活动提质扩面。

  “立法保护标志着湿地事业保护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如何面对湿地保护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需要更多人的智慧。”青海省林草局副局长王恩光说。

  今年1月20日,湿地保护法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拟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早在2013年9月1日起,湿地大省青海实施了《青海省湿地保护条例》。2014年,青海省开展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

  目前青海省对湿地保护采取分级管理和联合执法,对全省国家公园内违规违建、“挖湖造景”和“湿地公园”随意命名乱象进行摸排督查,初步解决了违规占用湿地、随意破坏生态等问题。2020年,青海共办理国家重点工程、地方民生工程等占用国家湿地审核事项13项。

  青海师范大学教授毛旭锋说,除了立法保护,还需要政府和科研工作者在湿地保护和恢复关键技术上实现更大突破。

  “今后我们将从政策、工程、投入等方面,切实加大统筹湿地保护支持力度,为湿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发挥更大力量。通过营造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良好氛围,让湿地不断繁衍,滋润生命共同体。”青海省林草局局长李晓南说。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