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回响——三个民族自治县的70年巨变
金风送爽的8月,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相继迎来自治县成立70周年。
当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国脱贫攻坚任务的“硬骨头”县及甘肃省唯一的边境县70周年县庆,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相遇,当年深山戈壁中求生的三个县,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憾山——撼山:反贫困、战天地
东乡县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大山在这里拧成疙瘩,条条沟壑把塬坡分割成七零八碎的条块,人们深困其中,当地人形容自己的生活“水比油贵、路在崖边、校在天边”。
仿佛认定了这片土地只能生长贫困,年轻人纷纷离家外出打工。与东乡族自治县同龄的70岁东乡族老人白银中,只能带着孙辈过留守生活。
“妹妹有一次上学摔断了胳膊。”白银中的孙子、14岁的白义说。
挥别大山,换个活法,成了白银中生命里最大的期盼。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8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2019年11月,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白银中一家7口告别爬不完的沟沟坎坎,搬到城镇开始了新生活。
一家人分到了一套楼房。电梯直达家门口、拧开水龙头水流清澈……直到现在,白银中还在努力学习使用抽油烟机,白义则用“惊心动魄”形容第一次坐电梯的感受。
搬出大山天地宽,走出大山心敞亮。“十三五”以来,东乡县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8万人。
白银中带领全家搬迁时,扔掉了烧柴的大黑锅等很多旧家什,但有两样“旧家什”白银中舍不得扔,一样是挑水的大水桶,一样是以前专门走泥路穿的“泥鞋”。
在东乡人的眼中,水和路的改变,跟命运密切相关。
取水上山、人挑畜驮,遇到恶劣天气,取水就更难了,几乎每家都有一个壮劳力被牢牢绑在“水”上。
“有时候挑到半道摔倒把水洒了,恨得人想哭。”白银中说,他的老腰病就是多年挑水落下的。
东乡县将饮水安全作为“两不愁”的保障重点。在一批大项目的支持下,分散在上千条梁峁和沟岔中的1800多个自然村,基本实现自来水入户和安全饮水全覆盖。
沧海桑田,东乡变了容颜。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白银中(左)在家帮孙子白义收拾书本(8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从“温饱不足”到“脱贫奔小康”,从“靠天吃饭”到“产业兴旺”,从“贫穷落后”到“安居乐业”,千百年来困扰东乡人民的吃水、住房、上学、出行、看病等历史难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全县公路通畅率达100%,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东乡县委书记马秀兰介绍,全县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10.91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1.28万人,2020年预计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8月26日,东乡族自治县迎来70周年县庆。群众涌上街头,欢笑和歌舞齐飞。
“看着眼前的一切,总忍不住掐掐身上的肉,让自己相信这不是梦。”笑着笑着,白银中眼里涌出了泪水。
东乡县向北200公里的天祝县,这里的人民同样经历了命运的巨变。
位于祁连山北麓的天祝县,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这个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塞,县域多薄瘠山地。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的一处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8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近年来,天祝县实施了大规模的易地搬迁工程,累计建成76个安置点,搬迁移民6.4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2020年2月,天祝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彻底结束了“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历史。
8月1日,天祝县庆祝建县70周年。群众身穿盛装载歌载舞。微风吹过,草原上的格桑花,在阳光下尽情绽放。
困路——筑路:铺新路、求发展
70年来,天祝、东乡、肃北三县向贫困决战,“脱盲路”越走越宽,“脱贫路”越走越快,“发展路”日益通畅。
生活“甜度”几何,产业发展是关键因素。
古丝绸之路哺育出了天祝的独特名马——岔口驿马。这种马善走对侧步,是我国稀有的名马良种。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镇华锐奔腾养殖基地负责人李怀智(后)目送儿子将一匹马牵上货车准备去训练(8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精准扶贫激活了广袤的农村市场,养马近30年但一直“小打小闹”的胡万良在政府支持下筹资80万元建起了养马场。
如今,胡万良的岔口驿马远销新疆、青海、四川等地,带动县里的养马散户拧成一股绳,发展壮大成“伯乐”队伍。目前,天祝已建有3个岔口驿马保种场,全县存栏5000多匹。通过育马、驯马、售马,牧民奔向好日子,“养殖小规模”变成“销售大产业”。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镇华锐奔腾养殖基地负责人李怀智在马场里骑马训练(8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随着生活持续变好,天祝人不再“种什么、吃什么,剩什么、卖什么”,转而种起了“洋庄稼”藜麦。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大沟兴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文玉廷在地里查看藜麦生长情况(8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藜麦被营养学家称为“粮食之母”和“太空食品”。2017年,天祝县调整产业结构,引入藜麦试种,统筹推动“农业+旅游观光”的经营模式。
截至目前,天祝县藜麦种植面积达11.6万亩,平均亩产值1700多元。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1.2万人靠种植藜麦,让日子开出“幸福花”。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扶贫车间,马八苦热在制衣车间工作(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24岁的东乡族妇女马八苦热也有了“工人”的新身份。每天早上,在家里安顿孩子吃过早饭后,步行5分钟,她就到了上班的地方。
2019年11月,方大集团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她居住的小区附近组建了制衣扶贫车间,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渠道。
“收入能负担全家日常开支,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感觉一切都很完美。”马八苦热很珍惜眼前的生活。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扶贫车间,留守妇女在制衣车间工作(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在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社等带动下,产业扶贫带贫效益更加凸显。截至2019年,东乡县共建成运行扶贫车间35个,帮助上千名东乡妇女在家门口变为产业工人。
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对口支援,使东乡县域经济从一穷二白到大幅提升。2019年,东乡县实现生产总值32.7亿元,与1990年相比增长65倍。
生活顺意,日子精彩。产业的高质量转型也将无数牧民送上了发展快车道。
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牧民那木德力在草场用对讲机和其他牧民交流(8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畜牧业是肃北县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70年来,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群众彻底告别“风餐露宿”。在“草畜平衡”“退牧还草”“退羊养驼”等政策帮助下,牧民们的牲畜存栏量不断下降,但收入不降反增。不少牧民走下马背,告别草原,在城里开启了现代化的生活。
“过去,人能不能吃得好,全看羊能不能吃得好。羊能不能吃得好,全看老天爷的‘脸色’。”距离肃北县城近100公里的党城湾镇红柳峡村,是纯牧业村。身为老一辈牧民,提起牧民生活的变迁,75岁的那木德力有说不完的话。
2012年起,肃北县引导牧民维持“草畜平衡”,每年给牧民提供各种草原奖补人均3.6万元。从那时起,牲畜总量逐年减少。
那木德力家里有草场1.3万亩,但他只养了50峰骆驼和30多匹马。牲畜减少了,但收入不减反增。去年,他卖了5峰成年骆驼,仅这一项就有近5万元收入,他和老伴每年还能领到7.2万元“草补”。
老有所乐,老有所依。那木德力步入了幸福的晚年生活。他说:“吃过了苦,才知道现在生活有多甜。”
旧颜——新颜:新生活、新希望
70年奋斗不止、拼搏不断。陇原大地上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经历了奇迹般的巨变,旧貌换新颜。环境更美了,生活更富裕了,人们的精气神更足了,新希望在这里迸发。
人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是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拦路虎”。不遗余力推动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共识。
13岁的马拉毛尕是天祝县红圪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住在偏远牧区,距离学校远。过去,他只能背着馒头上学,住学校的大通铺。由于学校缺乏教学器材,他从来没上过音乐课和美术课。
2015年,天祝县实施了“全面改薄”项目。当地新建大型移民点学校9所,改建扩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16所,孩子们第一次在学校用上了水厕。
红圪垯小学校长瓦桑吉尚介绍,学校配齐了音体美教学设施以及多媒体教室,打造了英语、科技等多主题的校园文化长廊,“跟城市的学校一样了”。
和马拉毛尕一样,来自天祝农牧区的9700名学生从教育中受益。这些孩子的命运,被教育引导走上了一条更美丽的道路。
眉笔、腮红、高光、眼影……东乡贫困家庭女孩马月摊开化妆包,像打开了一个缤纷世界。
马月从小羡慕“神奇”的化妆师,但因为家庭贫困,心愿一直无法达成。今年5月,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免费为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办美容美发班。
一个多月过去,25岁的马月顺利拿到了结业证书,可以独立完成整套的新娘妆。“将来打算自己开个店,这就是我一辈子的事业了。”马月不仅圆了从小的“美”梦,也让将来的日子变得“漂亮”。
近年来,东乡县按照“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思路,大力推行培训就业工程。当地已有近1.5万名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培训走向社会,通过一技之长端稳了“饭碗”。
如果说教育之路是长期脱贫之路,生态之路就是美好希望之路。
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亚峰矿业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线上作业(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肃北县辖内矿藏资源丰富,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传统矿产资源门类齐全,催生了一批工矿企业。但曾经不加节制的开采,一度让绿色草原披黑,生态遭到破坏。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扎子沟保护站值班长哈斯巴特尔(左)和同事巡山(8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黑色GDP。肃北县全面禁止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类开采活动,特别是对采矿问题坚决整改。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玉斌介绍,随着严格管护和生态恢复,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由乱到治,各类动物种群持续扩大。
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紫亭湖生态景区花海(8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重拳出击整治生态问题的背后,是当地持续协调好生态保护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大文章。
肃北县委书记张立东介绍,立足工业绿色发展,肃北县在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越走越快。2019年,全县第三产业占比过半,第一产业占比仅有个位数。15家规模以上企业今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9亿元,县域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持续壮大。
作为甘肃省唯一的边境县,肃北还确定了“南涵水源,中建绿洲,北阻风沙”的林业生态建设基本方针,先后实施防沙治沙、退耕还林等工程,建成长达20余公里的主干防护林和近50公里的副林带,极大改善了地区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
70年来,东乡、天祝、肃北三县与自然抗争,向贫困决战,谱写了一曲曲治山治水、治贫致富的壮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生活的新起点。时光荏苒,新希望,正眷顾这里;更美好的生活,正悄然走近。(新华社记者任卫东、马维坤、宋常青、姜伟超、张文静、程楠、王铭禹、白丽萍)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甘肃省天祝县70年嬗变之路
微风吹过,美丽的格桑花正在灿烂的阳光下尽情绽放。2020年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8月1日,一场盛大的庆祝大会在这里举行,人们身穿节日盛装,载歌载舞,迎接美好的未来……[详细] -
甘肃天祝70载绘富民发展底色 产值较改革开放初增171倍
今日之天祝,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广大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劲足,对新时代天祝的美好发展前景充满坚定信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