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八廓街老院子里的“雪怪”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7-26 09:52: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拉萨八廓街的老院子特别多。 

  年头长,故事就多。 

  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八廓南街,距大昭寺中心位置直线距离仅200余米处,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的夏扎大院已伫立了近200年。这里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图为夏扎大院正门 摄影:刘莉 

  夏扎大院原名“平措康萨”,意为美满新居,是一座经典的传统藏式石木结构四合院。这里原是旧西藏贵族夏扎家族的私宅,由旧西藏噶厦政府噶伦夏扎·顿珠多吉于19世纪初建造。 

  时光荏苒。2011年,夏扎大院完成了保护性修复。近年来,西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负责夏扎大院的运营管理,该大院被设立为“中国唐卡之都”并获此命名授牌。曾经的贵族府邸由此成功转型为展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窗口。  

  除了唐卡展厅,夏扎大院里还有一间门面不大、出售服饰家纺类手工艺品的店铺“卓番林·措瓦”。店铺由西藏卓番林文化有限公司开设。店里的商品配色大胆、造型奇特。   

 
图为夏扎大院里的“卓番林·措瓦”店陈列的手工雪怪挂件 摄影:刘莉 

  “这是绵羊吗?”其中一款白毛蓝脸长着双角的玩偶十分吸睛。 

  “不是呀,这是雪怪。”店员达娃片多笑了起来:“这是藏族传说故事里生活在很高的雪山上的一种怪物。它们的个子很高大,很有力气,像人一样直立行走。据说只有登山的人才会遇到。运气好的话,能获得它们的帮助。我从小就听过的。玩偶形象是设计师根据传说加上自己的想象创作的。”   

 
图为夏扎大院里的“卓番林·措瓦”店陈列的手工吉祥八宝双鱼挂件 摄影:刘莉 

  达娃片多介绍,店里大部分商品都是一针一线的纯手工作品,制作者是来自西藏各地的群众。公司会派出老师到西藏各地为群众进行手工艺品制作培训,并提供原材料和手工艺品订单,从而形成手工艺品产销合作关系,帮助群众增加收入。经过近20年的坚持和探索,现在已经有500多位西藏各地女性参与制作。   

 
图为夏扎大院里的“卓番林·措瓦”店陈列的手工十二生肖系列玩偶中的牛与鼠 摄影:刘莉 

  “这种方式对农牧民特别合适,农闲的时候或者放牧的时候就可以做,不耽误照顾家庭。手艺好的,1个月能赚四千到五千元,新手1个月也能赚1000元左右。”达娃片多说,令她特别感动的是,有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参与到手工艺品制作中后,有了收入,不仅改善了生活,还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获得感  

 
图为夏扎大院里的“卓番林·措瓦”店陈列的手工金丝野牦牛和黑色野牦牛挂件 摄影:刘莉 

  达娃片多说,“卓番林”的意思是“有利众生”,“措瓦”的意思是“生活”。“我们希望能以一种可以帮助到很多人的方式好好生活。我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意义。”她一边笑吟吟地说着,一边手脚不停,把店铺内外擦拭得干干净净。   

 
图为夏扎大院里的“卓番林·措瓦”店中悬挂的一幅参与手工艺品制作的部分群众合影 翻拍刘莉 

  古老的故事在古老的夏扎大院生长出了新意。(中国西藏网 记者/刘莉)   

 
图为夏扎大院里的“卓番林·措瓦”店陈列的云朵与雪山挂件 摄影:刘莉   

 
图为夏扎大院里的“卓番林·措瓦”店陈列的手工牛头零钱包 摄影:刘莉   

 
图为夏扎大院里的“卓番林·措瓦”店陈列的手工雪怪挂件 摄影:刘莉   

 
图为夏扎大院里的“卓番林·措瓦”店陈列的手工十二生肖系列手偶狗与猴 摄影:刘莉   

 
图为夏扎大院里的“卓番林·措瓦”店陈列的手工十二生肖系列玩偶猪与兔 摄影:刘莉   

 
图为夏扎大院里的“卓番林·措瓦”店陈列的手工地毯 摄影:刘莉   

 
图为夏扎大院里的“卓番林·措瓦”店陈列的手工床品 摄影:刘莉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