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7月24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消防救援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举行。
1965年,西藏仅拉萨市设有4个消火栓、1个消防队。
60年来,西藏消防安全基础建设全面提档,已建成市政消火栓7000余个,建成104个城市消防站,消防队、站实现市区、县区全覆盖。组建国家高山救援队和9个类型、65支专业救援队,上千辆执勤消防车、20余万件(套)装备器材“齐上线”,基层基础建设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转制后,西藏消防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应对单一灾种向应对全灾种转变,着力构建本领高强的救援力量体系、高效顺畅的救援指挥体系、服务实战的保障支撑体系,有效应对处置了西藏定日6.8级地震、昌都丁青县山体滑坡等急难险重任务。
60年来,西藏消防持续深化消防执法改革,建设工程消防审验职责顺利移交,“双随机、一公开”(即:检查对象随机确定、执法检查人员随机选派,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监管全面铺开,承诺制管理、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等新模式逐步建立。坚持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挂牌成立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修订《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等4部地方政府规章,制订《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评估规范》等4部地方标准,推动出台《西藏自治区火灾事故调查处理规定》等15份规范性文件,消防安全治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60年来,西藏消防坚持“抓大防小控新”一体推进,聚焦各类火灾高风险领域,持续开展重大火灾隐患起底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能力提升日”活动,修订完善总队优化营商环境12项措施,建立健全“警消联防”“边消共防”等协作机制,高效遂行关键节点、重要时段消防安保任务。同时,紧盯文物古建筑,研发应用双光电智能火灾探测系统,建立并坚持“铁脚板+防火墙+大数据”的监管模式,持续加大“七项新措施”(应用干电池酥油灯、配设酥油灯“防火池”“防火罩”、供灯房外迁、煨桑炉改造、集中炊事、电气监测、火焰视频监测)的推广应用力度,有力消除一大批消防安全隐患,全区连续22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各族干部群众的消防安全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60年来,西藏广大消防指战员面对急难险重的应急救援任务,始终奋斗在一线、战斗在一线,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据统计,2018年以来,全区队伍荣获省部级以上表彰283项。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入驻40年“零火灾”,获评党中央、国务院首次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安多县消防救援大队获评“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桑珠孜区消防救援大队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向巴朗加、宾守朋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这些先进典型引领着一茬又一茬的消防救援指战员挺立起推动事业前行的精神桅杆,汇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60年来,西藏消防历代消防人继承和弘扬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牢牢把握区情灾情,斗烈火、战洪涝、抗地震、化危机,持续提升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水平,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挑战,全面优化消防安全环境、守护民生民安。当前,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加主动的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消防安全治理格局初步构建。
西藏自治区成立的60年,不仅是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历史性深刻变革的60年,也是西藏消防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换羽新生、发展壮大的60年。(中国西藏网 记者/贾华加)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