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澳门青年·漫行青海】来青海,看看课本之外的世界——一个澳门青年的研学手册(三)

发布时间: 2025-07-22 21:38: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课本之外的世界,远比想象中的辽阔。”郑晓彤这样形容此次研学活动。  

  郑晓彤来自澳门大学附属应用学校。7月15日,她跟随澳门青少年2025青海研学团开启了一场为期八天的研学之旅。

  
图为澳门大学附属应用学校郑晓彤同学 摄影:邹慧

  在原子城,感悟“两弹一星”精神

  19日,郑晓彤参观完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原子城纪念馆后,在研学手册上写道:“中国的强大,离不开前辈们的努力,英雄们值得被永远铭记。”金银滩草原因孕育诞生了我国第一枚原子弹和氢弹,培育形成“两弹一星”精神而被世人称为“原子城”。纪念馆内展现的先辈们为国家的长远发展,不惜牺牲一切的故事,令郑晓彤深受触动。

  在黄河,感受祖国的壮美

  20日,研学团一行来到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的黄河边。“眼前,黄河水奔流不息。夕阳西下,远处,山峦连绵,几只鸟儿叽叽喳喳掠过天际。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一幕,令郑晓彤不忍眨眼,她联想到岁月如黄河水一般,流逝了便不再反复。看着眼前的母亲河,她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好好读书,有机会多到各地转转,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绘制唐卡,感受非遗的魅力

  来到青海后,郑晓彤第一次了解到唐卡艺术。21日,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的夏吾角民间热贡艺术博物馆里,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让她大开眼界,心里既震撼又疑惑,“唐卡的每个细节都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由画师们一笔一笔绘制而成,一幅唐卡不知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完成。”在体验绘制唐卡后,她说:“画唐卡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急,心要慢慢的。”郑晓彤觉得体验绘制唐卡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心,此次与唐卡的零距离接触也是她在此次研学活动中印象很深的一次体验。

  
图为澳门青少年与自己亲手绘制的唐卡合影 摄影:冯重霖

  回望初到青海,雅丹地貌和湛蓝的天空在郑晓彤心里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她在研学过程中不断体悟中华文化与历史的鲜活,同时也加深了对青海的认识。此次研学已经圆满结束,大美青海欢迎每一位学子再度踏上这片土地,书写更多与青海的故事。(中国西藏网 记者/邹慧 冯重霖)

  

(责编: 姚浩然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