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高原新动脉:复兴号开进桃花源

发布时间: 2025-04-03 20:37: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清晨7时55分,C881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拉萨站缓缓驶出,穿越雪山峡谷,奔向“西藏江南”林芝。四年来,这条串联拉萨、山南、林芝三市的钢铁动脉,不仅重塑了藏东南的时空格局,更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腾飞、促进民族团结、改善民生福祉的强劲引擎。 


图为行驶在拉林铁路上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  摄影:马生明 

  近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青藏铁路集团公司联合举办“坐着高铁看中国·寻访藏家桃花源”主题采访活动,深入藏木特大桥等重点工程及沿线站点,实地探访拉林铁路如何为雪域高原注入发展新动能。 

  拉林半日达 

  曾几何时,拉萨至林芝的400公里路程,需在崎岖山路上颠簸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如今,复兴号3.5小时即可抵达,通行效率提升超50%,运输成本较公路降低30%。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拉林铁路累计运送旅客369.22万人次、货物113.78万吨。  

  “大学时坐汽车从山南去拉萨要颠簸3小时左右,现在火车1小时直达,19.5元的票价让回家路不再遥远。”山南站客运员罗布央宗感慨道。她亲眼见证山南火车站周边从荒芜到繁华的巨变,如今这位藏族姑娘也已在车站附近购置新房,准备接母亲过来享受城市新生活,这种变迁正是拉林铁路改变民生的生动注脚。 

  68岁的新毕家住山南市加查县,对于火车带来的便利也是深有体会。他说,以前从加查县出去要翻山越岭,道路泥泞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现在火车的到来不仅缩短了出行时间且经济实惠,更重要的是保障了出行的安全。 

  更让新毕欣喜的是,铁路让加查的旅游资源“走出深闺”。新毕说,加查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拉林铁路的开通运营,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加查旅游观光,许多乡亲通过开办家庭旅馆等吃上了“旅游饭”。 


图为几位在林芝火车站就业的孜然村村民正在打扫卫生 摄影:贾华加 

  “职”达家门口 

  次仁的人生轨迹因铁路而改变,出生于西藏日喀则萨迦县的次仁现是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的一名司机,先后担当过格尔木到拉萨、拉萨到日喀则、拉萨到林芝段的机车乘务工作。“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提升的不仅是时速,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出色的降噪效果和弥散式供氧,让旅客享有更加安静和舒适的乘车环境。” 

  “铁路改变了家乡人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也改变了我的命运,能够参与铁路工作我很自豪。”次仁说。 

  从幼师转型为西藏首批动车保洁员,拉林铁路开通运营以来那曲姑娘拉姆以对待孩子的耐心始终如一地呵护着高原动车的整洁。拉姆坚持的背后,是铁路带来的稳定就业机遇。 

  在“家门口就业”的故事在拉林铁路沿线不断上演。来自山南错那市的米措夫妇,一个成为山南站安检员,一个转型滴滴司机,他们正为在城市安家落户努力;孜然村位于林芝火车站旁,德吉拉姆和20多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人又有稳定收入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据统计,仅林芝货场就直接创造岗位百余个,其中90%为本地就业。 


图为加查火车站 摄影:贾华加 

  驶入发展“快车道” 

  拉林铁路开通后,刘寅庆成为了加查站的第一批客运员,工作中刘寅庆见证了加查“虫草经济”的升级。“过去老乡们要开车去拉萨卖虫草,现在收购商坐着火车上门收购。”刘寅庆说,车站客流从日均百人增至四百人,高峰时近千人的变化,折射出铁路带来的商贸活力。 

  “2024年加查货场开通后,每两三天就有7节货车到发,物流网络日益繁忙。”刘寅庆说。 

  林芝市巴宜区朵当村的转型更具代表性,“铁路+旅游”模式让朵当村文旅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朵当村借力“林芝桃花”品牌效应,通过铁路带来的大量游客,大力发展帐篷营地、文创市集、田园采摘等业态,铁路经济正成为农牧民增收的“加速器”。 

  “林芝桃花节马上就要开幕了,我们村被设为了巴宜区分会场,我们正在抓紧筹备中。”朵当村党支部书记索朗罗布说,“拉林铁路开通后,我们抓住临近火车站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这几年来我们村观赏桃花的游客逐年增加,群众都吃上了‘旅游饭 


图为林芝货场 摄影:贾华加 

  林芝货场负责人旺堆亲历了货场货运量的飞跃式发展。他介绍说,拉林铁路开通初期每天就两车基建材料,如今货场的货物除了基建材料,还有米面粮油、百货等共八个品类。 

  “开通首年货场运量仅数万吨,次年即突破10万吨,今年预计将达20万吨。”旺堆用数据描绘增长曲线,货运量的几何级增长,折射出藏东南地区经济活力的持续释放。 

  旺堆说,随着与水泥厂、电网、商超等企业深度合作,以铁路为纽带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辐射林芝七县(市、区)的物流网络日益完善。 

  四载春秋,拉林铁路已从一条交通线成长为经济带,它缩短的不仅是地理距离,更联通了城乡梦想,运输的不仅是旅客货物,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雪山下,复兴号与桃花相映成趣,勾勒出雪域高原迈向现代化的壮美画卷。(中国西藏网 记者/贾华加) 

(责编: 刘莉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