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十届西藏自治区党委历次全会和西藏全区教育大会精神,2月21日,2025年西藏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部署、推进“四个创建”的攻坚之年。过去的一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取得重要进展,投入保障有力有效,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社会满意度不断增强。2024年,全区投入26.38亿元,实施项目124个,下达边境地区学校建设资金3.85亿元、实施项目30个,下达资金5.23亿元,建好10所高水平标准化“国门学校”。教育“三包”年生均经费标准再提标90元,年生均标准达到5620元(含国家营养餐计划1000元),安排落实“三包”经费32.46亿元、惠及学生71.43万人。2253所学校完成语言文字达标建设,5所学校荣获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创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特殊教育改革、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等国家级实验区9个,林周等16个县(区)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国家评估认定,完成3个县(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自治区评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高考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中职学校与企业单位合作专业覆盖率达100%,日喀则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期工程主体竣工。
资料图:墨脱县完全小学 摄影:赵振宇
西藏农牧学院成为博士授权单位,拉萨师专通过升本评估。西藏大学生态学“一流学科”建设通过了国家“双一流”首轮整改评估,完成第二轮中期评估,在软科最好学科排名进入前20%,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成朱彤院士“西藏大学高原生态环境与健康院士专家工作站”。西藏民族大学加强高校智库建设,21项咨政成果被批示采纳应用,其中国家领导人批示4项,西藏自治区和国家民委主要领导批示各1项。西藏农牧学院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大力推广以“科技小院”为支撑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广大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培训科技特派员100余人,形成了涉及农业结构调整、清洁能源等方面的资政报告11篇,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实施“名校名企育优生”战略和校企合作“十百千”计划,与区内外7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7年位列全区高校前列,其中企业就业率达到85%以上。
资料图:西藏大学图书馆 摄影:赵振宇
西藏班扩招历史性地突破1万人,深化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以省包校”模式,推动21所组团式援藏学校与21个边境县薄弱学校开展线上结对教学。34所高校对口支援西藏7所高校,加快提升西藏高校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水平,教育系统8人被评为“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先进个人”称号。西藏大学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西藏民族大学不断完善“一校帮一院”机制,确保协议内容落实落地。西藏农牧学院与清华大学签订“好读书”奖学金捐赠协议,与河海大学签订对口支援合作协议。
资料图:西藏民族大学“智慧课堂” 摄影”:赵振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教育强区规划纲要实施的起步之年,也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会议要求,2025年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锚定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区的奋斗目标,以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主线,在提升人口素质、凝聚人心、培养人才上持续用力,推动教育强区建设高起点开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有力支撑。以启动实施“铸魂”工程、“夯基”工程、“提质”工程、“强师”行动、“护苗”工程等“五大工程”为统领,全面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思政工作质效、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国西藏网 记者/赵振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