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我心目中的藏历新年:记忆中的味道

发布时间: 2025-02-18 11:19: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藏历新年通常在公历2月或3月庆祝。小时候,寒假期间,我最期待的就是过藏历新年。藏历新年有大小年,中间相隔1个月;小年过得相对简单,可以算是大年的一个铺垫,让大家提前进入过年的氛围。藏历12月底,人们就开始准备年货,买菜,买糖果,买各种饮料、买新衣服,还有小孩子最喜欢的鞭炮。


资料图:摊位上琳琅满目的食品 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图为桌上摆放着卡塞、酥油茶等 摄影:扎西央措

  到了29号,全家人都会洗头,洗完后,妈妈和姐姐们就会开始编非常精美的发辫。在西藏,每个地方的发饰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我的家乡昌都,女性会把头发编成很多小辫子,在头顶装饰珊瑚与绿松石;发辫上通常会以绿松石作为点缀,远远看去,就像蔚蓝的湖水镶嵌在黑色的大地上,格外引人注目。而当发饰配上藏装,便又多了一份大气。


图为作者和姐姐们编好发辫后合影 作者供图

  到了晚上,家人们会围聚在一起吃“古突”——一种面疙瘩汤。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会在面皮里包一些有着特殊寓意的物品,例如:辣椒、羊毛、盐巴、花椒等。在吃饭时,吃到不同东西的人要当场说出自己吃到的是什么,并对其中的寓意做讲解,同时表达自己在新的一年的愿望、期盼和目标。这个活动不仅给家人们带来祝福,最重要的是增添了欢乐的氛围。


图为古突面 摄影:拉姆次仁

  大年初一,我们都不用设闹钟早起,邻里小孩放的鞭炮声、欢呼声就能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醒来后,我们会换上昨晚在床头准备好的崭新衣裳,然后背着水桶去河边接水;还要带上糖果、卡塞、香、酥油去河边煨桑。据说,谁第一个取到了大年初一的吉祥水,福气就会到谁家去,所以大家都非常积极,还会对第一个取到水的人表示祝福。当我们背水离开后,家犬就会围在河边吃掉刚刚洒在河边的卡塞、糖果等。早餐前,我们需要在盘子里盛满“卡塞”,请家人吃,它的发音在藏语里有吉祥的寓意,吃了卡塞,新的一年便会健健康康。


图为早起煨桑 摄影:扎西央措


图为早起取吉祥水 摄影:扎西央措

  在牧区还有一种说法:新年第一天来家里做客的客人的性别,跟今年家里出生的牛犊的性别有关。所以,大家都希望第一个来家里做客的是女性客人,这样就说明今年生小母牛的概率更高,有些人家还会主动邀请女性客人一大早来家里做客。在老家,我二姐是我们这儿的“红人”,邻里都会说:“去年请她来做客,家里生了很多小母牛,今年还要请她来。”

  到了中午,我们会邀请邻里亲戚来家里做客,除了准备米饭蔬菜,在牧区,主人家还会煮牛羊的头来招待客人。大人们都爱吃肉,年轻人都喜欢吃各类蔬菜。到了下午,我们就会吃人参果拌酥油,还有肉包子。


图为煮熟的牛肉 摄影:扎西央措


图为牛肉包子、人参果 摄影:拉姆次仁

  等吃完这些,我们小孩子就开始给大人们准备喝青稞酒专用的大木碗,碗的边缘会用酥油捏出很精美的吉祥图案,然后在里面盛满青稞酒,相互传着喝。喝之前,要用无名指沾一点酒,与拇指相交然后弹向空中,同样的动作反复三次,以敬神明。喝之前还要给在座的人唱敬酒歌,表示祝福。因为碗比较大,酒量小的人可以小抿一口;而酒量大的人可以选择全部喝完。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开始进入了娱乐环节。有人高声歌唱,有人围在院子里尽情地跳着锅庄,还有人嗑着瓜子聊天。妇女们谈论家长里短,男人们谈新闻时事,一派祥和。

  大年初三要早起敬山神。在出发的前一天,要准备好献祭的牛奶、青稞酒、清茶,还有“桑”、香、隆达、哈达等。

  早起吃完早饭后,哥哥、爸爸他们便穿戴整齐出发了。他们会在山脚献贡品、洒下隆达、诵经祈福,祈求山神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家人幸福安康,无病无灾。藏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会一直持续到15号才结束,所以大家都可以休息很长的时间,走亲戚、家人团聚,陪伴父母。


图为敬山煨桑 摄影:扎西央措

  如今,藏历新年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例如,现在,女性们在29号洗完头后很少编精细的发饰,而是简单盘起。我问她们为什么不像以前一样编好看的发饰,她们告诉我那太耗时了,而且还重不方便行动;之前,我们大年初一早起去河边背水,如今每户人家都有了自来水,所以这一习俗就逐渐淡化了;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不断加深,以前家里没有挂春联的习俗,现在则会开始在家门口贴春联,家里的大人也会给小孩压岁钱…… 


资料图:各式各样的藏式春联 来源:中国西藏网

  尽管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变化,在我看来,藏历新年很多核心的传统习俗仍在传承与延续,比如吃“古突”、供奉“切玛”、敬山神等。现在的藏历新年比我小时候印象里的年更加丰富、新鲜了。毕竟,时代在变,每一代人都可以在珍视、守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有更为独特而多元的过节方式,它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应该一成不变的。所以,我希望它能够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成为每个小孩心目中最难忘的记忆,就像我一样,每一年都对藏历新年充满期待。(中国西藏网 实习生/扎西央措)

(责编: 李雅妮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