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基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增强
中国西藏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每年将本级财政80%以上的资金投向基层民生领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山南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图为山南市浪卡子县伦布雪乡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新建房屋 摄影:赵耀
2021年,山南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3100元、18435元,分别是2012年的2.53倍、3.04倍。
十年来,山南市落实精准方略,整合投入272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9.3%降为零,“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把防返贫作为政治任务,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设立用好防返贫基金,对因病因灾等特殊原因致贫返贫的群众动态清零,没有一户一人返贫。
山南市严格落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群众增收工作责任制,建立奖惩机制,提高群众外出务工组织化和精准化程度,加大国家投资项目吸纳当地农牧民就业力度,十年来,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92.31万人次。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100元、18435元,较2012年分别增加26063元、12379元,分别年均增长10.86%、13.15%。虽然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但2020、2021年山南市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保持12%以上的增速。
图为市民群众在山南市雅砻人民公园游览 摄影:王媛媛
山南市创新实施“八个一批”分类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持续引导学生和家长转变就业观念,制定实施支持高校毕业生“组团式”区外市场就业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山南籍高校毕业生区外就业联络服务站,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十年来,山南市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4.25万套。“三包”生均经费达4200元,比2015年增加1300元,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91.3%,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上线率达到93.3%。山南市人民医院、山南市藏医院、山南市妇保院分别成功创建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甲等民族医院和二级甲等妇保专科医院,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包虫病防治、“两降一升”等工作走在西藏自治区前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功授牌,“三馆两院一场”目标基本实现,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9%,社保体系和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各类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7%以上。
图为机械化打麦现场 摄影:赵耀
十年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雅砻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山南市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山南各族群众过上了小康幸福生活。展望未来发展,山南市党委政府将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为山南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而继续努力,为创造山南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努力谱写新时代山南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中国西藏网 记者/贾华加)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日喀则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坚持保护、传承、利用并举,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全面加强文物、非遗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努力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详细] -
西藏日喀则:全面夯实文物保护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日喀则市文物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认真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采取新措施,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详细] -
【西藏十年·新生活】快递“快”起来
餐桌上的食材更多且更新鲜了,家门口的路通了,收入增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各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成果深入惠及各族人民,伴随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持续提高,日常生活中也逐渐发生新变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