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传统文化 多彩民族端午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农历五月,夏日炎炎,鸣蝉在树荫深处翕动薄翅,午后温热的风吹来,家家门户中都飘出了清幽的香气,混合了粽叶和米香,令人精神一爽,又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作为与春节、清明和中秋并称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由来已久。上古先民观测星象,发现当苍龙七宿上升到南方天空的正中,人间也到了万物炽盛的仲夏时节,久而久之,他们将星辰轨迹和对龙图腾的崇拜结合起来,形成了五月初五端午节。
渐渐地,人们在庆祝节日的过程中,又给这一天附加了许多人文意义。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名臣,他品节高尚、一心爱国,却遭受不公,愤而投江,这一天正好是五月初五。相传,人们怀念屈原的品质,不忍鱼虾咬食他的身体,便将米团投入江中,后来便有了包粽子的习俗。此外,端午节还有祭祀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纪念勾践等说法,并发展出了赛龙舟、祭祀先祖、插艾草、点朱砂、饮雄黄酒等各种各样的习俗。
传承端午文化重要的是唤醒民众的节日情感。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满、蒙古、藏、苗、彝、畲、锡伯、朝鲜、土家、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在农历五月初五或者这天前后也有着富含民族特色的节日庆祝活动。满族的孩子们会佩戴五色丝线联结的香囊,玲珑可爱;四川小凉山的彝族群众在端午节这一天采集草药,做防病治病之用;仫佬族过端午要抬着纸船到田间赶走害虫,祈祷禾苗成长;贵州苗族端午节除举行赛龙舟外,还举行踩鼓舞、唱歌、赶山等活动;毛南族把端午节亦称为“药节”,他们用艾叶、菖蒲、黄姜等草药作馅包粽粑食用;畲族群众一般用箬叶将糯米包成四角,用灰碱水煮熟后,用龙草捆扎,十个扎一串……
端午对于藏族人民来说,也是个大节日。他们有的将其称为“桑杰曼拉节”,也就是药师佛节,在这一天喝山泉水,吃地皮菜馅包子,组织传统射箭比赛等活动,来纪念在佛教文化中给人间带来健康和安宁的药师佛。有的地区藏族人民将这天作为“采花节”,年轻人们去山中采花,归来之后老少载歌载舞,饮酒祝福,欢度节日。
在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中,端午节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民俗大节,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既有自己的特色习俗,也在融合、交流中互相影响。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包容并蓄的胸怀。同时,纵览各民族的节日寓意,都蕴含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亲邻友朋的祝福,对热爱祖国、奉献人民的人物的崇敬。在新时代,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要意识到端午这样的节日中蕴含着的人民对幸福生活、和谐社会的追求,增强文化认同,使得中华文化在节日的祝福和笑语中历久弥新、赓续不断。(中国西藏网 文/赵振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粽子飘香迎端午 民警在岗护平安
“虽然我在高海拔执勤点执勤,条件确实没有那么好,即使身边的人来来往往,最后好像也是只有我一个人。[详细] -
网评:品味端午文化 传承家国情怀
又是一年端午节,每到这时候,总会想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千古名句,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用生命和热血写就的这一豪言壮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真理不懈求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