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网评: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发布时间:2021-12-18 15:49: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12月14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增强朝气锐气,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明确我国文艺发展的理论指南。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文艺工作者作为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长期以来,我国文艺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优秀作品,焕发强大生命力,以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正确性。“凡是过去,皆为序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时代关切,在探索文艺工作规律、解决新时代文艺基本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立场观点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艺思想为新时代文艺发展和文艺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坚持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明确我国文艺发展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国本位”的价值追求,而创作本土化、中国化的优秀文艺作品也是长期以来我国文艺发展的坚定方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国本位,延续中华文脉,表现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精神、气度、神韵,使中华文化、中国精神通过文艺符号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传播和接纳;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

  坚持高扬人民性,明确我国文艺发展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辩证唯物与历史唯物的统一,人民性自然是其本质属性,高扬人民性,就是对我国文艺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最好诠释,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源头活水”。而历来优秀的中华文化作品,都是见人见物见精神、见家见国见时代的。小情小调拼凑不出大文章,脱离人民更不可能创造出叫好叫座的作品。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为时代和人民放歌。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作为文艺创作的动力源,才能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文艺工作要弘扬民族精神,吹响时代号角,文艺工作者要不忘初心、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以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精神气象的精品力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中国西藏网 文/社音)

(责编: 陈卫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