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这些文物,见证中国奔赴星辰大海的征程

发布时间:2021-10-26 16:18: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导弹、原子弹结合试验;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核弹、导弹、人造卫星)的研制成功,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和科技实力,守护了共和国的和平与安宁。

  成功的背后,是广大研制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创造人间奇迹、在拼搏奉献中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

  最近,“两弹一星”精神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展览用110件(套)文物、艺术作品和模型、510 张图片和影像视频,系统梳理了“两弹一星”研制工作数十年来取得的辉煌成果。

  在这些展品中,有的属于“高精尖”,闪耀着科技光芒;也有的看起来很普通,却有着不普通的故事。带着时代印记的它们,都是中国奔赴星辰大海征程上的见证。

  一块铀矿石标本,开启中国核工业大门

  如果不是特意说明,你可能觉得它只是一块比较大、形状略有些怪异的石头。实际上,这是中国第一块铀矿石标本的1:1复制品。

  铀是可用于核裂变的核燃料。1954年10月,地质部第一次在广西省(现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富钟县花山区发现了铀矿资源,并采集了中国第一块铀矿石。

  1955年1月15日,这块铀矿石标本被带到了中南海,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专门研究我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扩大会议上,向毛泽东和中央领导进行了现场展示。

  当听到用于测量放射性的盖革计数器靠近铀矿石发出“嘎嘎”的响声时,与会领导人都感到十分欣喜和兴奋。

  这块标本为党中央作出建立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被誉为中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原件现在收藏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三顶帐篷,开创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展厅内三顶帐篷的模型,模拟了当年金银滩草原上的场景。

  1958 年下半年,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厂)在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草原开工兴建。世代居住在金银滩草原的1700多户、9000多名农牧民,舍家为国、远迁他乡。

  与此同时,万余名建设大军以三顶帐篷起家,茫茫大漠之上,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此诞生。


图为原子城、也就是现在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夜景(拍摄于2020年)

  1987年,中国决定对221基地实行全面退役。经多方专家调查论证,制定了周密的环境治理方案,使当地环境接近或达到原有水平,对放射性污染物实施了特殊处理。

  1993年,“原子城”被移交给青海地方政府管理使用,更名为“西海镇”;2001年,基地旧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我们面前的这只木箱,写着“北京王京<10>”的字样,质朴到无法让人把它和高精尖的核工业联系到一起。王京是谁呢?

  从1961年到1978年,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更名为“王京”,秘密投身核武器研究。而这只木箱就是1971年至1978年间,他在四川绵阳核武器研制基地工作期间装运资料使用的。

  一个编号为“291”、锈迹斑斑的邮箱,仿佛一台时光机,瞬间把人带回到几十年前。

  1965年,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研制基地(909基地)选址四川夹江。基地建设初期,因保密需要,没有具体地址,为保障对外联络,成立了成都34邮电支局,邮箱为成都291信箱。作为当年基地与外界通信的唯一渠道,成都291信箱承载了基地三代人的记忆。

  奔赴星空,半个世纪之后依然在轨运行

  这是1970年发射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结构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捐赠,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初样研制阶段,结构星用于地面的各种试验,验证卫星结构是否合理。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一个直径 1 米的近似球体的72面体,重173公斤,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东方红一号”卫星重量超过了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四个国家第一颗卫星的总和,其跟踪手段、信号传递方式、星上系统控制等也都超过上述四个国家第一颗卫星的水平。

  卫星除了装有试验仪器外,还以20.009兆周的频率播出《东方红》乐曲。迄今51年过去,“东方红一号”卫星虽然早已电池耗尽、不再发射信号,但依然在轨运行。

  在研制“两弹一星”的几十年时间里,从享誉国际的知名科学家到科研工作者,再到的普通工作人员,相关各行各业的几代人所形成的集体,以身许国,在国家工业基础落后、科技力量薄弱、生活环境艰苦的条件下,以投入忘我的工作状态、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共同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放眼未来,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天宫一号”实验舱模型,是展厅里相对“年轻”的展品。

  2011年9月 29日,中国首个自主研制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天宫一号全长 10.4米,最大直径 3.35 米,主体为短粗的圆柱型,重约8吨,直径比“神舟”飞船更大,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天宫一号”内部有效使用空间约15 立方米,可满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设计在轨寿命两年,实际在轨四年半。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已全面迈入空间站时代,预计于 2022 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

  1994年,北斗工程启动,目前,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

  2004年,中国启动月球探测工程,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携带月壤返回地球;

  核能已成为中国能源多元化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调整能源结构、建设美丽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

  发轫于戈壁大漠,穿越六十多年时空,“两弹一星”精神不畏艰险,历久弥新,激励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不忘来时路,踏上新征程。(中国西藏网 图、文/杨月云 部分文字来源于“两弹一星”精神展)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