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科考热浪滚滚来
今年是西藏开发藏北无人区45周年。如今“藏北明珠”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和双湖县就诞生于那个开发年代。追忆这两个县的波澜壮阔历史,我不由得想起多次走进藏北无人区去寻找拓荒者和科学考察所经历的往事。
从1976年西藏拉开开发藏北无人区大幕以来,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批批拓荒者在藏北无人区站稳了脚跟,用实际行动逐步改变了无人区的形象。这时,人们似乎猛然发现了这片荒原的特殊价值,掀起一股考察无人区的热浪。
每到盛夏,藏北高原迎来黄金季节,通向无人区的路便热闹起来,一向沉寂的荒原开始出现外地的汽车。乳白色的,灰色的,蓝色的,红色的;大的、小的、客货两用的;来自申扎、班戈、拉萨的,也有来自西安、北京的……不同颜色、不同型号的汽车云集高寒缺氧的无人区。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这些汽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车上吃穿用应有尽有,这样的车辆大部分是考察队的。
这是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万里藏北》摄制组在那曲赛马会上拍摄吹长号的僧人(唐召明1987年摄)
一路上你会发现坐在车里的科学工作者和影视人员喜怒哀乐皆在举手之间。别人告诉我说这是一种高原反应,仔细回味这话不假。
在无人区,感情波动的幅度大,因为一件小事,一向沉稳的人会和别人吵一架;一件令人一笑了之的事,会使轻易不动感情的人一蹦三尺高。
对于初到无人区的科研人员和影视人员,沿途奇特无比的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高原动植物,大自然变幻无穷的暴雨、大雪、冰雹,湛蓝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一路上迷路、陷车,遇到困难和险情时人们复杂的心理和丰富的表情以及豪爽的语言、粗犷的动作,这一切似乎都与高原的感染不无关系。
当年进无人区,首先必须解决吃、住、行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到无人区走一走,不论科研工作者或影视人员,都会有收获,甚至满载而归。
1984年,西藏区域大队百名地质人员比计划提前5年完成了以藏北高原无人区为主的49万平方公里的地质调查任务。
这支调查队从1979年开始,连续6年活跃在无人区。他们忍受了强烈的高山反应,走到哪里就住在哪里,在无人区走过的地方开辟道路。6年时间完成了百万分之一的地质填图49万平方公里,地质路线21000多公里,实测地质剖面791公里,采集各种化石11000多件。
同时,他们根据大量实物资料初步提出了地层区域划分,较系统地建立了各地层分区,掌握了沉积岩相古地理特征,划分了岩浆岩带和变质带。尤其令人鼓舞的是根据板块构造理论,系统地发现和研究了几条蛇绿岩剖面,划分出若干构造单元,结合其它地层、古生物、岩相古地理特征,有说服力地提出了关于青藏高原形成和演化的模式。这对于青藏高原的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次艰苦而成功的考察活动。
这是陕西省国家土地管理局科研人员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帮助西藏那曲地区(现那曲市)进行土壤普查(唐召明1987年摄)
1987年,我独闯无人区时正值夏季,也是考察无人区最“火“的时期。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西藏电视台、陕西省援藏土地普查队、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西藏地质队等近十个单位进入无人区。他们艰难跋涉数万公里,都程度不同地获得了可喜成绩。
这是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姚建初(左一)等动物学家在科考中自己动手起火做饭(唐召明1987年摄)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姚建初、陈兴汉、邵孟明、章广平四位科技工作者,乘橡皮艇开进错鄂湖,登上湖中一个小岛。那里鸟类密度之大,为国内所罕见。他们实地测量了面积仅900平方米的小岛,但就是这弹丸之地竟栖息着上万只棕头鸥、斑头雁,还发现少数秋沙雁、鸬鹚、赤麻鸭……在这个鸟类王国里,一个意外的发现让他们十分激动!那就是2600多窝鱼鸥属于鱼鸥中少见的一个品种,比青藏高原常见的鱼鸥要大。这种鱼鸥的繁殖区按说应该在地中海,而这次考察,他们发现藏北高原也有这类鱼鸥的繁殖区。
在双湖西亚尔雪山,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科研工作者考察发现了8群有蹄类野生动物,其中有藏野驴、藏羚羊和藏原羚(俗称黄羊)、野牦牛、盘羊、岩羊等。他们还在申扎县洛波错沼泽地带,发现了一群稀有珍禽黑颈鹤,共23只。
这个考察队连续三年在无人区对濒危动物和珍禽进行详细考察后,得出了令人鼓舞的结论:无人区这样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在国内其它地方未曾发现过。
这是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技术人员在进行大地水准测量(唐召明1987年摄)
在通往无人区的路上,我遇到了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的技术人员段同林、范子丹、谯建军。在狂风里,他们使用测量观察仪,进行无人区大地的水准测量;陕西省援藏土地普查队科研工作者则是首次对无人区进行国土资源和土壤调查;西藏自治区旅游局的人员进入无人区也有自己的任务,对于无人区开发旅游业进行首次调查研究,提出设想;北京科学电影制片《万里藏北》摄制组在进行艰苦的拍摄工作。
这是藏北无人区科考团科考人员在对班戈县洞窟岩画进行科学考察(唐召明2001年摄)
这一年,中国科学院第三次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首次进入青藏高原西北部的无人区。这支60多名科研工作者组成的考察队,分为自然地理、地貌、地质古生物和生物区系四个专题组。野外考察历时3个多月,考察了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他们发现,这片无人区从地质上讲,是最终了解古地中海消失、地球板块碰撞特点的关键地带。这里存在着气候极端干旱,而冰川又相当发育的奇特现象;这里有最新喷发的火山;有数目众多的高原野生动植物。实地考察无人区,对研究青藏高原隆起的过程、环境变迁、区域差异和生物区系起源等重大理论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事地貌研究的科研人员,查清了这一带气候干燥而冰川相当发育的原因。原来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巅,强大的局部环流作用,使得山顶降雨量比山下多了好几百毫米,这是高山冰川取之不尽的水源。他们认为,青藏高原形成于第三纪末期和第四纪。高原形成初期是地面强烈上升的阶段。约在第四纪中期发生了剧烈的造山运动,形成现在的地貌格局。这一带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定型则是第四纪晚期,距今15000年。
这是藏北无人区科考团科考人员在班戈县保吉乡新发现的大片山柳灌木丛。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片山柳灌木丛(唐召明2001年摄)
自然地理、地质古生物、生物区系方面的科研人员也获得了丰硕的考察成果。他们从考察中得到数千个土壤、化石和动植物标本。在西昆仑上发现了鲜为人知的大片雪岭云杉林和高山草甸。在卡拉其古附近初步断定为晚三叠纪的地层中,意外地发现双壳类、腹足类等古生物化石。这些发现,可能成为重新确定地体界线的证据。在动、植物分布及类型方面,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这里过去活动着大群中亚种和中国北方种的陆栖动物,还有众多的青藏高原型的鸟类和鱼类。
1977年,我国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者对藏北无人区盆地开展的面积40184平方公里的大规模地球物理勘探取得重要成果,揭开了这个大盆地地质构造的神秘面纱。
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无人区,在全球构造上,处于古地中海区域,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多彩的地质结构,长期为中外地质学家所瞩目。
这是藏北无人区科考团科考人员在给申扎县雄梅乡所发现的高山蛙量体长。这种高山蛙的新发现,填补了我国高海拔地区没有蛙类生存的空白(唐召明2001年摄)
1998年,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本着“精心组织、安全第一、注重效益”的原则,成立了藏北高原无人区科学考察团组委会,先后四次组织藏汉族科考人员赴无人区进行科学考察。我作为组委会成员参加了这几次重大的科考活动。在野生动物保护、探险旅游、人文考古、冰川考察等多方面所取得的丰硕科考成果,为后来西藏生态保护和发展建设提供了权威、可行的科学依据,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西藏网 文、图/唐召明)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藏北故事】次仁玉珍,一位开发藏北无人区的巾帼英雄
不久前,我在整理图书时偶然翻到了塔热•次仁玉珍的散文集《我和羌塘草原》,不由得想起这位开发藏北无人区拓荒者的传奇人生。 [详细] -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藏北无人区真的无人吗?
近年来,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历史已有新的考古发现。据报道,前几年在青藏高原一处洞穴内发现的人类下颌骨化石属于丹尼索瓦人。[详细] -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让藏羚羊永远像风儿一样自由奔跑
长途跋涉在藏北高原,要消除寂寞感的最好办法不失为观赏车窗外时隐时现的野生动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