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冈仁波齐脚下的“国际范儿”

发布时间:2021-04-15 23:29: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皮肤黝黑、不时微笑的古如坐在我们对面,如果不是他开口说了一句地道的英语,我们压根不会想到,这个从小放牧的年轻人居然会那么有“国际范儿”。

  
图为冈仁波齐脚下的巴嘎乡 摄影:赵耀

  
图为古如接受采访 摄影:王媛媛

  37岁的古如一直生活在阿里地区普兰县巴嘎乡岗莎村。这个坐落在冈仁波齐脚下的小村庄,因为“神山”特殊的宗教地位,吸引着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众多游客、香客前来旅游、朝圣。

  有人来旅游、朝圣,当地也在1981年组建牦牛运输队,组织村民利用牦牛、马匹为转绕冈仁波齐的客人提供搬运服务。18岁时,身为长子的古如将羊群交给家里人,也加入了这支队伍。

  “刚开始跟客人之间语言不通,闹了不少笑话。”古如不好意思地说,因为听不懂外国香客说的话,有一次他们说想上厕所时,他压根没有理解,笑了笑继续牵着马往前走。“像这样的事情,特别多。”

  听不懂客人说的话,古如只能干着急,心里很难受。为便于交流,2014年古如参加了巴嘎乡组织的英语学习班。

  “结果人家还是听不懂。”古如只能继续靠手势沟通。“比划的时候,就留心听对方怎么表达,慢慢就会一点了。”

  这以后,自学英语的古如尝试着更多表达。他会给外国客人介绍当天将要到达的地点了,也会询问对方是否需要停下来休息、身体是否适应了等等。

  一来一往间,古如在其中收获了许多感谢。

  一些年纪比较大的香客,对于转绕冈仁波齐神往已久。这些客人,古如总会更加细心照顾。上坡的时候,会询问他们有没有高山反应;下坡遇上较陡的路面,会扶着他们,避免从马背跌落。

  3天的转山之路,客人在坚持,古如也在尽全力帮助。他觉得这些客人千里迢迢,帮助他们圆满完成转山,这也是一种做善事。 “这里是旅游地,尽可能地帮助客人,也是维护良好的旅游形象。”

  从事旅游服务已近20年,古如的收入也因为客人的增多而不断增加。“新冠疫情发生前,一年靠牵马大概有2万元的收入。”收入提高了、家里条件也变好了,古如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党和国家的政策好。

  “现在客人不多,就在乡里打点零工。”打工的同时,古如还在继续学习汉语和英语,想要弥补因为沟通没能跟客人留下联系方式的遗憾。他希望能跟客人多一些互动,让他们对这里多一份美好印象。

  在巴嘎乡,像古如这样会说英语,有点“国际范儿”的人并不少。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当地举办了多期汉语、英语培训班,让参与旅游服务的人培训学习。巴嘎乡街面的许多店面招牌,汉语、藏语、英语三种文字很常见。

  
图为巴嘎乡街面上的店面招牌 摄影: 王媛媛

  随着巴嘎乡(塔尔钦)国际旅游小镇建设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古如”们不会再因为交流不畅产生误会,这个冈仁波齐脚下的小乡“国际范儿”也将越来越浓。(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媛媛 赵耀)

  

(责编: 韩璐)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