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依然在边关过年
暖阳倾泻,思绪万千,记忆斑斓,细细地整理一番,支离的片段、无声的影像、悠远的惆怅逐渐在笔端升起,带着初春的气息,儿时的记忆、老家的景象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恍然大悟,马上要过年了。
图为身着藏族服饰的王卿龙在西藏过年
过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团圆的“集结号”、缠绵的“回乡曲”。犹记年少时,一进入腊月,我就开始掐着指头算日子,期盼着妈妈养的那头大年猪可以吃了,想象着妈妈买的新衣服会是什么模样,盼望着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又可以买好多鞭炮烟花了。除夕起个大早,我跟着爸爸贴对联、挂灯笼,只盼着赶紧弄完去放新年的第一串鞭炮。中午,丰盛的饭菜端上了桌,祭奠完祖先之后,孩子们赶紧给长辈磕头拜年,欢欢喜喜地接过压岁钱。晚上,一大家人围坐在火炉旁看春晚,那时候还没有手机电脑,嗑着瓜子唠嗑,其乐融融。
那时候,家很近,但志向却很远,总想着走出大山去看看。
图为2012年,王卿龙第一次离开西藏回家过年
大学毕业后,怀着对雪域高原的向往,我放弃了在家乡工作的机会,踏上了奔赴西藏高原的新征程。
由于工作原因,再回到老家过年已是3年后的事,那一年,我破费了一把,买了很多家人没吃过的美味,还有很多新奇漂亮的烟花爆竹,我还好好地向奶奶和妈妈学习了多种包饺子的手法。说说笑笑的欢乐气氛,荡漾在浓厚的年味里,令我回味无穷。那一年,家人们催促着我,该找个对象回来了。
图为王卿龙和妻儿
后来,我在四川省成都市有了对象,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但由于工作原因,只在成都过了一次年。在成都过年又是另一番景象,腊月就开始忙着灌香肠、熏腊肉,一到除夕,亲戚之间忙着团年,有时还会带着孩子相约去周边景点畅玩,好不热闹。除夕夜,城市的烟花几乎照亮整个天空,像一段激情澎湃的“交响乐”,似乎月亮和星星都忘记了入眠。
时光流逝,蓦然发现,已经有好几年没回家过年了。每当手握电话,总会传来妈妈的叮嘱、妻子的唠叨、儿子的追问:“今年又不回家过年了吗?”“年货办好了吗?”“在那边要照顾好自己啊!”“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呀?”……回头想想,不知何时,回家过年已经成了一种奢望。有一次和母亲视频通话,冷不丁说了几句普通话,母亲慈祥地笑着说我在外面待久了,改不过口了。还有一次和同事聊天时,无意间冒出一句方言,同事们都问我是不是想家了。对于远在他乡的我们,听到乡音会觉得无比亲切。
随着公安现役部队改革,我成为了一名移民管理警察,坚守边关依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已然习惯了在边关过年的氛围,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看春晚样样齐全,还有一些别样的年俗“小活动”,可能是一次出警、一次巡逻、一次排查……和战友们一起过年,让坚守成为一种责任,始终是我们心中不变的初心。如今我依然记得当年在羊圈里、在帐篷里、在执勤点、在巡逻一线和战友们的点点滴滴,那时候虽苦,但苦中有乐。
冥冥中自有安排,我们脱下军装,穿上警服,依然奋战在雪域高原的边境一线。走不完巡逻路,注定还要远行;舍不下边防事业,注定还要离乡。既然我们选择了高原的边境线,那就必然要为之奋斗。当然,我不是一个人在前行,和我一样驻守在祖国边防线的战友们还有很多很多,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南疆北国,还是高山海岛,都是祖国的土地,我们用青春去丈量这片土地,虽思乡,但更挂念边防线,更挂念驻守的这片热土。边关的年,也许是你们不懂的那道风景线!(中国西藏网 文/王卿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佳节有“爱”,国门灯塔耀边关
2月4日,是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聂拉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薛鹏飞计划回家给女儿过生日的日子。[详细] -
雪域边关的“别样佳节”
“十一”国庆及中秋节假日期间,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山南边境管理支队持续组织开展了“‘守边•团圆’民警家属进藏喜迎国庆共度中秋”专项活动。[详细] -
中秋佳节,坚守雪域边关的移民管理警察群像
一家不圆万家圆、一人辛苦万家甜。中秋佳节、边关月下,站好每一班岗、执好每一次勤,守一份职责、保一方平安,是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全体在位民警献给家、国、人民最好的“中秋礼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