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最好的方式是过好今生的幸福生活 十一世班禅寄语林芝村民
中国西藏网讯 曾经受困于交通不便的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如今依靠交通条件的改善、茶叶种植、旅游开发等方式实现了脱贫致富,当地百姓过上了富裕日子。留在墨脱的人们摆脱了贫穷,离开墨脱的人们生活得如何?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一行走进米林县羌纳乡西嘎门巴村找寻答案。
图为十一世班禅走进西嘎门巴村调研摄影:王淑
17年前,墨脱县甘登乡鲁古村、果登村的村民受困于当地“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的原居住地搬迁到了米林县羌纳乡,组成了如今的西嘎门巴村。
心中怀着对群众生活的关切,十一世班禅走进了村民贡桑家中。十一世班禅与贡桑亲切交谈,“以前住在哪里?修房子花了多少钱?小孩上几年级?家里的收入怎么样?学过什么技术吗?”
图为十一世班禅与贡桑及其子女亲切交谈 摄影:王淑
在听到贡桑一家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学习了技术、开上了装载机、住上了新房子、三个孩子都在上学时,十一世班禅很是欣慰,他说:“在党的好政策下,老百姓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一定要懂得感恩,感恩最好的方式就是过好今生的幸福生活。”
看到贡桑家三个可爱的孩子,十一世班禅关心地说:“一定要让小孩上好学,学到知识后,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同时要让小孩养成特别能吃苦的习惯,长大后才能更好地建设家乡。”
图为十一世班禅观摩藏纸制作过程 摄影:王淑
在西嘎门巴村,十一世班禅还参观了民族工艺品制作。在藏纸制作体验区,十一世班禅饶有兴致地观摩了藏纸的制作过程。在了解到现如今藏纸厂每年为村集体分红5万元,带动8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余元时,十一世班禅对体验区负责人说:“很高兴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在这里工作,要充分利用好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和自身的优势,发展好民族特色手工业。”
图为十一世班禅参观民族工艺品 摄影:王淑
十一世班禅还前往巴宜区的德木寺和米林县的羌纳寺开展佛事活动。德木寺是西藏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建寺于公元13世纪。经历辈德木活佛励精图治,德木寺逐渐成为工布和波密相接一带具有影响力的大寺。经历两次重建和600余年的发展,该寺对德木南北沟以及鲁朗、米瑞一带的民风民俗等产生了深厚影响。
图为十一世班禅在德木寺开展佛事活动 摄影:王淑
在9月8日结束朗县巴尔曲德寺的礼佛后,十一世班禅在总结林芝行程时说:“在这里看到林芝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广大农牧民群众生活日新月异,每一个乡每一个村镇,都在热火朝天、发奋图强的建设之中,让我既感到喜悦欣慰,也使我深受感动。对于西藏各族人民来讲,要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美好的明天,永远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远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永远离不开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离不开各族各界的共同努力。”
图为十一世班禅在巴尔曲德寺礼佛 摄影:王淑
十一世班禅表示,林芝的行程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对今后更好地了解党的政策,更好地引领藏传佛教朝着中国化方向发展,更好地使藏传佛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水平,都启发了思路。(中国西藏网/记者 王淑 赵耀 郑朔)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十一世班禅:红楼故事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西藏波密,一块被森林覆盖、雪山守护、冰川滋养的土地,拥有众多美誉却也掩盖不了深植于这里的红色记忆、红色基因和红色精神。[详细] -
一条公路、两座寺院,十一世班禅礼佛话修持
雪山之下、密林之中的多东寺属藏传佛教宁玛派。在多东寺的东南方向,有一块状如海螺的石头,那便是寺院名字的由来。“多”藏语为石头之意,“东”为海螺之意。[详细] -
拓展思维,使生活更上一层楼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走进巴吉村开展社会活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