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驻村见闻】进山方知情深
【编者按】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记者唐大山来到金沙江畔的昌都市朱巴龙乡驻村。爱好文学的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何感悟,《大山驻村见闻》将给你展示一幅幅康巴大地的发展变化图景,描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说起松瓦村,我总是不解,为什么驻村工作队不在村里,而是在乡政府设有办公室?这与驻村要求相差甚远。
刘大山道出原委:“路,都是路的原因。”
我有些不服气:“不是吹牛,高山峡谷中的烂路险路,我走过一些。松瓦村的路,难道不是人走的?”
“我举个例子,马走山路比人强,在去松瓦村的路上,有些陡坡,它的前蹄不愿抬起。太陡了,马和人一样知道保护自己,如果硬往上爬,有可能仰面朝天摔下去。下坡的道理一样,总觉得自身重量就把自己推下去似的。”
图为唐大山与刘大山(左)在朱巴龙乡政府合影
“松瓦村工作队是我目前所知唯一不驻在村委会的工作队。上级知道吗?”
“松瓦村是我目前所知唯一没建村‘两委’办公场所的建制村。上级当然知道,乡里打了报告,上级强基办特批松瓦村工作队在乡政府开展工作。”
“去年作为驻村工作队的一员,你有没有去过松瓦村?”
“去过三次。每一次都触目惊心。”
“你叫刘大山,我叫唐大山,我们天天在山窝里工作,可说名实相符。别用夸张手法,客观叙述一下去松瓦村的情形。”
“到了必须入户工作的时候,乡里派人送我们去松瓦村。车到山前没有路,村民骑着摩托来接。第一次去松瓦村时,我是蛮高兴的。正像你所说,我们的名字叫大山,却在这里见到了之前没有见过的大山。我想‘一览众山小’的心情,很快被摩托控制。磕磕绊绊的砂石路有四十多度的坡,我的经验是,要保证安全,最好紧贴骑手,或者干脆搂住他的腰。在那样的路段上,这一招不管用。骑手身子往前拱着,几乎趴在摩托油箱上,两腿叉开,不停地用脚蹬地。我明白,为了保持平衡,他不得不四肢并用,也算‘四驱’。我的身子往后仰着,双手用力抓住身后的钢架,使劲往后撑,勉强保持着身体不与摩托分离。我清楚人车分离的后果,与其说是有意识地抓握,不如说本能地保护自己。骑了不知多长时间,摩托在一处稍微平坦的地方停下来。我以为到了,终于扬眉吐了一口气。骑手见我不动,回头说一句,下车休息,不然刹车片会烧起来的。我的手脚不听使唤,‘四不驱’,一时竟不知怎样从摩托上下来。开始怕人车分离,后来人车居然不能分离。缓了两分钟,我歪歪斜斜地下了车,一看虎口,被勒得变了形、发紫。天呀,风景是好,这样的风景路我愿浅尝辄止。下陡坡用力的方向正好相反,我的双手紧紧拉住后座旁的钢架,身子还是往骑手压去。”
“我走过险路,但没走过那么险的路。”
“我们俩说的一字不差。骑手虽然费了好大劲,但心理素质超好。摩托车轮有时离悬崖咫尺之遥,他仍然面不改色心不跳。”
“什么样的生存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到村里怎么样?你们没地方住宿没地方做饭呀。”
“我们带着菜进村,够吃三四天的。我们和村干部一起把菜交给村民,三四天吃住都在他家里。白天从这户到那家,问详情填表格,内容充实。深夜,光伏电板蓄的电耗尽,睡在卡垫床上,无需抬头,满天星星都来与我作伴。”
“手机信号怎么样?当今人们最怕的是与外界失联。”
“村民的房子多是土木结构,屋里没信号,要想打电话,必须走出去。有时为了保证通话畅通,还要站在空旷的高处。”
“那里海拔够高的吧?”
“居民点海拔有四千多米。手机显示的信号是四川的。”
“再次证明川藏一家亲。这里方圆数百公里都是康巴地区,联系一直紧密。”
“松瓦村很多村民在四川巴塘买了房子,日子过得滋润。”
“那里不是进不去出不来挺穷的吗?是易地搬迁还是自发购买?他们哪有那么多的钱?县城的房子是卖给有购买力的人的。”
“松瓦村有两个组,以偏远的卡堆组为例,那里的虫草资源比较丰富,二十年前村民就不差钱。与西藏大部分农牧区相比,这里的人们有经营头脑,会享受生活。人们知道的是,康巴出商人,松瓦村再偏远,也是茶马古道辐射地域。这里与巴塘只是一江之隔,直线距离比朱巴龙乡政府离它还近。巴塘是这一带的商业中心,与它相距百里的芒康,号称藏东人口大县,县城在商业功能上无法与之相比。实事求是地说,朱巴龙人在方方面面受巴塘的影响大于芒康。”
“这超乎我的想象。可不可以这样说,在精准扶贫确立建档立卡户之前,松瓦村相当一部分人已过上小康生活?”
“可以这么说。在这场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对那些情况特殊的人家实行社会兜底,松瓦村实现整村脱贫。这和内地农村情况差不多,年轻人在外面打拼,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你是说松瓦村的年轻人大多在外?”
“是的。有一次,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同去村民家了解情况,见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
“她生活困难?向你们提要求?”
“都不是。她看了看工作队的两位藏族队员,慢慢把目光移向我,盯住不动。我赶紧趋身上前,恭恭敬敬地喊声嫫啦。她一把抓住我伸过去的手,想不到这么大岁数挺有力。她的目光伴随着一连串的话语在我和村干部之间移动。看她的表情,说的内容应是称赞之词。我笑着点头,她更高兴了,松开我的手,竖起大拇指,连声说着亚咕嘟。村干部给我翻译,嫫啦说你是她活到今在这里见到的第一个汉族干部。我赶紧告诉她,我是土家族。她能听懂一点普通话,笑得眉毛扬起来,接着说,汉族……藏族……一家人,亚咕嘟。”
“没必要给心里这么敞亮的老奶奶强调自己的民族成分。”
“我一想也是,什么样的民族成分能有深山中老奶奶的感情真挚?离开卡堆组这么长时间了,望着奔腾不息的金沙江,我时常回味着老人家的话。”
听着刘大山的讲述,我真想去趟松瓦村,看看那位老奶奶。
是呀,汉族、藏族、土家族,包括生活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所有居民,我们都是一家人,亚咕嘟!(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唐大山)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大山驻村见闻】川藏南线
从成都到拉萨的G318往往被称为川藏南线,因为多次途经川藏南线前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芒康驻村,我对它的了解逐渐加深。 [详细] -
【大山驻村见闻】吉村与拉姆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记者唐大山来到金沙江畔的藏东朱巴龙乡驻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