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岭,巡逻官兵在海拔5000米为界桩描红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仲巴县马泉河河畔的西藏军区边防某团里孜戍边模范连,是一支拥有荣誉称号的英雄连队,一代代连队官兵赓续着红色血脉,在平均海拔4900多米的祖国西南边陲,守护着400多公里的边防线。这里大雪封山期长达五个月之久,大风肆虐,高寒缺氧,最低气温零下36℃。“宁让身体透支,不让使命欠账”,连队常年担负着20多个界桩的守护任务,海拔均在4500米至5300米之间,堪称生命禁区中的“禁区”,其中连队所属昆木加哨所素有“西南第一前哨”之称。
图为在大雾中巡逻
日前,在连队指导员高军杰的带领下,每名官兵负重30斤,再一次踏上了巡逻路。这次巡逻的任务是为3个界桩描红,并在途中检查沿线的铁丝网,官兵们先抵达20号界桩,然后越过河谷地带,到达19号界桩,再到海拔5300米的18号界桩后返回。此次巡逻任务,采取车行巡逻和徒步巡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连队服役16年,老班长穆鲁东参与过的巡逻任务不计其数,今年将要退役的他,最后一次踏上了巡逻路。“这个季节巡逻,大雾天气较多,能见度仅为2-3米左右,大家必须跟紧,否则很容易找不着人,迷失方向。”穆鲁东说。
在大雾天气中巡逻,有时还会打雷,这让穆鲁东记忆犹新,每当这时他总会想起陆永刚,连队最后牺牲的一名官兵,这个19岁的年轻小伙,在生日那天将生命定格在了巡逻路上,身躯化作了守护的山脉。“肩负使命,这种精神不断激励着我们前行。”
图为官兵们出发前,看望烈士陆永刚
图为官兵们抵达20号界桩
要抵达20号界桩,必须翻过3座5000多米的高山,有的地方坡度接近70°,且山体上很多石头松动,随时都有落石的危险。“大雾天气,导致草地上全是露水。”穆鲁东说。在比较平坦的路段,尚且因为露水的缘故打滑,爬山土质松动、落石等更是难上加难。即使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中,巡逻官兵依然越高山,踏河谷,坚毅如钢。
“从20号界碑到19号界碑,直线距离2.2公里,但是走过去却需要几个小时,因为要通过情况复杂的河谷地带。”穆鲁东说。河谷中有激流险滩,官兵们稍不留神,会一脚踩进冰河。官兵们互相帮助,踩着石头过河,但由于环境复杂多变,不时有官兵陷进冰河,冰冷的河水灌进战靴,官兵们咬牙坚持,依旧继续前行。
图为中途休息,补充体力
到达19号界桩后,巡逻官兵们坐在一起,拿出干粮,补充体力。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连续翻山越岭,体力严重透支,有些官兵一度出现高反,幸亏被战友及时发现,吸氧缓解后,大家开始向最终目的地18号界桩进发。
从19号界桩到18号界桩,直线距离也不远,但是有冰河阻隔。过河期间,为防止后面的战友踩滑,走在前面的官兵会把比较松动的石头踩实,为大家探路。即使路途充满危险,但是官兵们都知道,指导员高军杰前两天痛风发作,还没有好利索就带队巡逻,看到他走在最前面,其余官兵信心大增,一鼓作气,最终抵达18号界桩。
图为官兵们在18号界桩前宣誓
巡逻官兵们每抵达一处界桩,都要给界桩重新描红,同时还要查看界桩周边有无破损的情况。在18号界桩,官兵们拿出国旗,在这里庄严宣誓。在他们心中,界桩也是有生命的,它们就像“战友”,矗立在国境线上,和巡逻官兵们一道,撑起了祖国的安宁。
类似这样的巡逻,全连官兵们每年不知要经历多少次,即便是大雪封山期,他们依然用坚强的身躯,从容翻越。官兵们说,看到界桩就看到了中国,所以不敢有丝毫懈怠。(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刘志丹 王巍巍 路建 田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传承五四精神 贡献青春力量
5月3日,在五四运动101周年来临之际,拉萨警备区某团九连以“传承五四精神,贡献青春力量”为主题开展横幅签名和学习英模专题演讲比赛等活动。[详细] -
海拔4200米处,武警官兵紧急抢通川藏线雪崩路段
截至15时,经过官兵们数小时的艰苦鏖战,因雪崩造成交通中断的川藏线然乌段恢复交通通行,滞留两端车辆全部顺利放行通过。[详细] -
海拔4600,武警官兵破冰除雪紧急抢通
1月6日凌晨,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海拔4600米的川藏公路业拉山路段出现降雪天气,道路积雪、结冰较为严重,积雪最厚处达30厘米,致使过往的50多辆车及100多名群众受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