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企“抱团”共谋发展
中国西藏网讯 西嘎门巴村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羌纳乡,这是一座贫困群众搬迁村,主要由藏、珞巴、门巴三个民族组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西嘎门巴村从最初的47户140多人已经发展到74户324人,人均年收入达到近20000元,全部村民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西嘎门巴村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扶持,也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大力帮助。
2016年,西藏自治区“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启动后,林芝银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进驻西嘎门巴村,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分阶段、有目标、有措施和有步骤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利用多种形式拓宽农牧民群众增收渠道,带动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作为民营企业家要弘扬回馈社会的企业家精神,担当起新时代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林芝银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新海说。
林芝银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将现代农牧科技融入现代生态农业研发与生产的科技公司,在林芝“雅•尼河谷地带”建设有朗多银丰生态农场、米瑞设施(优质)蔬果基地、百巴堆龙藏猪生态养殖基地、宇高恰巴商品猪育肥基地、仲萨藏猪繁育扩散基地、丹娘藏猪繁育扩繁基地和西藏农牧农院藏猪保种育种联合实训基地等7处大型高原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
其中,朗多银丰生态农场就是该公司在西嘎门巴村投资建设的一处集设施农业种植、特色畜禽养殖、产品加工与销售、科技示范培训和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生态农场。
朗多银丰生态农场内种植的小番茄 摄影:贾华加
在这里,林芝银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开发长期就业岗位,让西嘎门巴村的村民们变身产业工人开始了有规律的上下班生活。同时,村民们还把土地资源变资产,通过流转土地与公司形成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目前,土地流转让西嘎门巴村村集体增收19万元,群众累计增收70万元。
“目前朗多银丰生态农场拥有大棚17座,种植有西红柿、青椒、茄子等蔬菜,平均亩产达3.2万斤。”企业负责人朱新海说,基地用工每年3000人次,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
图为工人正在大棚内内工作 摄影:贾华加
据统计,银丰农牧科技公司通过土地、机械租赁和劳务用工、园区建设等多种形式,累计向西嘎门巴村及周边贫困群众支付各类报酬1364.28万元。
图为藏香猪 摄影:贾华加
藏香猪是林芝市的特色产品,在林芝市农村有很多藏香猪养殖户,为提高群众养殖水平、拓展群众增收致富渠道,银丰农牧科技公司以“公司+”模式引领产业发展、“基地+”模式实现联动效益、“养殖户+”模式带动多元增收。
“经过农户的传统养殖方式养殖和公司的标准化、现代化生产,让养殖户受益最大化。”企业负责人朱新海说,公司正在着手实施扶贫“双百工程”,即每年扶持100个养殖户,每户出栏100头藏香猪,每户每年约创收10万元。
未来,该公司计划将以蔬菜种植、水果种植、家禽、水产养殖为基础,带动群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产业为支撑充分利用当地优美宁静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资源,打造集休闲旅游、民俗餐饮、生态农业为一体的乡村生态田园综合体。(中国西藏网 记者/贾华加 赵二召)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抱团取暖” 脱贫致富
“过去班戈县的人均收入低于那曲全市人均收入1200余元,发展到今天班戈县的人均收入已破万元,接近那曲市人均收入。”在西藏两会期间,那曲市班戈县委副书记、县长次仁扎西这样向记者介绍班戈县近年来的发展。 [详细] -
不止跟冈比亚复交 中国还要跟这几个国家“抱团”了
最新出炉的消息,中国和冈比亚恢复外交关系了!虽然马英九很受伤,但无奈挡不住!△中国与冈比亚恢复外交关系来源:新华社这不,中国外交就又放了个大招,要跟5个国家合作“抱团”。中国跟哪个国家关系好?巴铁不用说了,非洲的...[详细] -
西藏易地搬迁的“年轻”村庄:乐业才能更安居
雅鲁藏布江一路东流,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境内,河谷变宽、河流变缓。多年的造林治沙,这里已成为一片绿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