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教师节,让我们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

发布时间: 2019-09-07 10:28: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今年9月10日是第35个教师节。35年来,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下,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取得长足发展,书写了壮丽篇章。人民群众向往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教育需要更好的教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藏教师们的风采吧。


图为藏族女教师格桑德吉 摄影:杨月云

  格桑德吉

  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完全小学副校长

  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她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家乡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在她十几年的坚持与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为今天入学率100%,乡里的孩子一个个改变命运,现在,西藏的不同地区、不同岗位都有了格桑德吉的学生。格桑德吉成为了乡亲们心中的门巴“护梦人”。


图为藏族女教师拉姆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拉姆

  西藏自治区双湖县协德乡完全小学教师

  拉姆在大学毕业之际,因得知高海拔牧区缺少教师,毅然放弃了拉萨优越的条件,到藏乡完小从教。在双湖县,她率先组织开设兴趣小组课程,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她还利用周末为学生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加强德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她以“家长、学校共同办学”的理念,改变了家长对教育的认识,深受家长和学生喜爱。曾获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等荣誉。


图为藏族男教师次仁索朗 图由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提供

  次仁索朗

  西藏山南市隆子县三林乡斗玉珞巴民族乡教学点教师

  为了让斗玉珞巴民族乡34个孩子有学上,次仁索朗便来到了这里,成为教学点上唯一一名正式老师。次仁索朗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本是珞巴族的聚集地,可孩子们却不会说本民族语言,历史上,斗玉乡就没有过珞巴语老师,于是次仁索朗决定自己来教孩子们学珞巴语。从那时起,他一字一句地学,一笔一划地写,没有教材就自己动手编写,1000个短语单词,整整4大本笔记本,就是为了让这些孩子不要丢掉本民族的语言。在次仁索朗的努力下,一年后,一门全新的课程——珞巴语言课正式开课了。2015年,隆子县政府以次仁索朗编写的教材为基础,专门出版了一本囊括3000多个珞巴族日常用语的珞、藏、汉三语对照册,成为当地学生的专用教材。6年,次仁索朗在这个仅有600多人的偏僻山村里,共送走了六届学生,70多个孩子走出了封闭的大山,继续着求学梦想。


图为藏族女教师德吉措 来源:中国西藏网

  德吉措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实验小学教师

  1999年,德吉措毕业于西藏大学英语专业。同年被分配到墨竹工卡县中学任教,并于2002年调入拉萨市实验小学,担任实验小学教研室主任及六年级英语、品德与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学。自2002年至2018年,共带过16届毕业班。

  德吉措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而且是一位全能型的教师。从2007年开始,她尝试兼任综合英语、品德与社会、科学三科教学,她所在学校小升初考试平均分由以往的63分升至87分。德吉措还自学了初中物理、地理、化学等课程。

  2009年,她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标兵、全国赛课一等奖、全国名教师称号;2013年获得全国十佳小学外语教师、首届区级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园丁奖、西藏自治区第九届党代表;2017年拉萨市微课大赛二等奖、中国好老师案例论文一等奖、拉萨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拉萨市“四讲四爱”成员等荣誉称号。 (中国西藏网 综合/陈濛濛)

  

(责编: 郭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